人们对疲劳有三大误会:第一,疲劳了休息休息就好了;第二,疲劳时多吃点儿好的就好了;第三,疲劳不是病,甚至觉得这是懒。
疲劳分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就是真的累了,经过休息可以缓解;病理性疲劳是真的病了,经过休息也不容易缓解。生理性的疲劳可能跟劳累、剧烈运动、睡眠不足、不科学的减肥有关。病理性的疲劳,一种是有消耗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甚至癌症,再有一种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慢疲或慢疲综合征)。
“慢疲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慢疲”既然是一种病,就有明确的诊断,首先就是疲劳症状,而且是持续3~6个月不缓解。第二是伴随低热或淋巴结肿大,免疫功能下降,或者是其他系统的紊乱或损害,比如说脱发、体重增加或减少、厌食、腹泻、睡眠障碍、头痛、记忆力减退,涉及两个系统以上,还有一些人会伴随着全身其他多部位的疼痛和不适,符合以上特点的,才能诊断为“慢疲”,“慢疲”的诊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不疲劳的“慢疲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不一定是以疲劳为首发,或者是有疲劳症状,但是并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这种人是为了全身多处的慢性疼痛去看医生,或者是没有原因瘦了、容易感冒等,还有一些人会有一些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症状。
曾经有一位40岁的患者,每天睡十几个小时仍然觉得很累,家人认为他是懒,这种伴随嗜睡的人,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再有就是患有睡眠障碍的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所以第二天就觉得疲劳,以为是睡眠不足造成的。还有一类人,在一段时间以内,体重下降比较明显,以为是得了恶性肿瘤,经过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然后根据综合判断诊断为“慢疲综合征”。
“慢疲综合征”会导致严重后果
“慢性疲劳综合征”本身就是疾病的早期或者是前期症状,因为它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随之就会增加各种感染的概率。
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往往会伴有睡眠障碍、情绪急躁,有时还会伴有抑郁、焦虑的情绪,这一类人群患“抑郁症”的可能非常大,应当警惕。
“慢性疲劳综合征”会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和紊乱,特别是对年轻女性而言,导致她们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基础上,“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癌症发生概率也将随之大大增加。
“慢疲综合征”怎么治
西医没有特效方法,都是对症治疗,有睡眠障碍的就建议服安眠药,有疲劳感觉的增加能量合剂,白细胞减少的就开提高白细胞的药,白细胞增加的就进行慢性消炎。
中医把“慢性疲劳综合征”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气虚型,大部分通过益气健脾治疗,第二类是脾虚夹湿型,按照健脾化湿的方法治疗,第三类是肝郁脾虚型,按健脾疏肝的方法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分成三个阶段或程度:
早期的患者,可以喝一些党参、枸杞、百合,代茶饮。中期可以加一些薏米、红小豆、山药,熬粥喝。更加严重时,可以喝点西洋参汤,但需要分清具体病因之后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