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举肢蛾常蛀食核桃青皮和核仁,受害早期幼果脱落,硬核后青皮变黑,果仁发育不良、干缩,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受害严重时果实蛀害率60%~80%,是山区核桃主要害虫。防治该虫害要抓住时机,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核桃举肢蛾 抓住关键时期
核桃举肢蛾防治要抓住以下时期:
休眠期(11月~翌年2月)。
清园:细翻树盘、刮掉树干基部老皮清除杂草和残枝落叶,烧毁,细翻树盘深度20厘米,范围要稍大于树冠投影面积。
萌芽、开花、展叶、果实膨大期(3~5月)。
毒杀:树盘覆土阻止成虫羽化出土,喷洒2.5%敌杀死乳油1500~2500倍液,每15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或撒3%辛硫磷颗粒剂。
花芽分化及种仁充实期(6~7月)。
一、防治成虫。灯光诱杀:在成虫羽化期(6~7月),借助核桃举肢蛾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对成片郁蔽度较高的核桃林,可在成虫发生期(6~7月))施用烟剂熏杀成虫。
每隔15天向树上喷洒1次25%西维因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灭扫利乳剂2000倍液、20%苏灭杀丁乳剂2000倍液,或喷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敌杀死3000倍液防治。
二、防治幼虫。幼虫孵化盛期是药剂防治的适宜期,药剂有25%灭幼脲、3%高渗苯氧威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
成熟前、采收前、落叶期(8~10月)。
清除虫果:6~10月,及时摘拾黑果深埋或烧毁,以消灭果内幼虫,减少后期黑果,压低越冬虫口密度。核桃举肢蛾抗药性弱,在开展(化学)药剂防治时,应在该虫发生初期开展,主张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为辅,推广以菌治虫,走生物防治的路子。 (李孝利)
核桃举肢蛾生物防治措施
喷施除虫脲防治初孵化幼虫 在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后、幼虫孵化蛀果前喷20%除虫脲胶悬液5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保果率95%~97%。
利用斯氏线虫防治核桃举肢蛾 据研究,核桃举肢蛾幼虫感染斯氏线虫后3天全部死亡,幼虫变粗。增长2~3毫米,变软,体内充满大量活线虫。田间试验表明。防治核桃举肢蛾可在6月下旬和8月下旬树盘每米喷洒11万头斯氏线虫,防治效果分别为55.6%~66.8%和73.5%~75.0%,6月下旬和8月下旬喷2次斯氏线虫的防治效果为79.3%~80.9%。打孔灌注法、地面泼浇法和喷雾法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71.4%和73.1%。
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核桃举肢蛾 据试验,在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初、盛、末期后4~5天和幼虫孵化蛀果前期,分别喷施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和72l6菌,其保果率分别为79.3%~80.2%、84.4%~86.8%、73.3%~88.4%和82.6%~84.9%。
利用白僵菌防治初孵化幼虫 在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后、幼虫初孵化蛀果前喷洒白僵菌。浓度为2亿~4亿孢子/毫升。在空气湿度达到80%时,保果效果为65%~80%。特别适宜在阴坡、阴沟处使用,阳坡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