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西瓜:抓紧整蔓控湿

种植
阅读量: 0
0
种植

informat_1511229261427

春节前后定植的拱棚西瓜,目前正处于伸蔓期,管理的重点是整理茎蔓、调温控湿等。

合理整蔓,增大有效光合叶面积

与往年不同,2016年春节前后以晴好天气为主,该时间段内定植的拱棚西瓜叶片大小均匀,整体长势良好。当前拱棚西瓜正处于伸蔓期,茎蔓长度在30~80厘米。授粉的节位取决于雌花的发育情况和叶片的有效光合面积,那么合理整蔓保证叶片均匀分布十分重要,否则易造成茎叶郁闭,一是减少有效光合叶面积,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二是易发生病害。

据有经验的瓜农介绍,西瓜整蔓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是在西瓜茎蔓长30~50厘米时,进行结瓜蔓和辅养蔓的调整,这也正是瓜农眼下的管理要点。常规采用三蔓整枝法,待主蔓生长至一定长度后,从植株下端选取对称的两个节位留2个侧蔓作为辅养蔓,其余全部疏除。主蔓伸向畦面较宽的一侧,而营养蔓伸向另一侧。为避免后期西瓜茎蔓长度超过畦面宽度,可将主蔓围绕茎基部一圈,让主蔓回缩,保证第二朵雌花在合适的位置,有利于授粉。

后期,西瓜主蔓能长至2.5米,其上还生有茎须,会让茎蔓间相互缠绕,使得相邻主蔓间“纠缠不清”,所以,第二次整蔓可“硬性规定”西瓜主蔓生长方向。具体操作:待茎蔓长90厘米左右时,用“U”形铁丝将茎蔓固定到地面,每个“U”形铁丝间隔30厘米,连续固定3次,茎蔓长1.5米后不再固定,茎蔓也能沿直线生长。这样操作后,主蔓上的叶片舒展,能最大面积接受光照,后期还能给相邻茎蔓的西瓜搭个“遮阳棚”。

渐次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从地膜到拱棚棚膜,一般要覆盖6~9层膜(如有的拱棚覆盖8层膜,依次是地膜1层,两个小拱棚各覆盖棚膜两层、浮膜两层,拱棚棚膜1层),棚内温度有了很好的保证,但这也为日常的通风工作增加了负担。对此,有经验的瓜农认为,西瓜生长的适温为25~30℃,应视棚内具体情况,渐次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一般情况下,两个小拱棚上的4层膜为旧膜,透光性很差,所以,白天这4层膜一律敞开,避免西瓜接收的光照过弱,影响生长。而浮膜为新膜,与拱棚棚膜一起,应当结合实际温度渐次通风。当棚内温度升至33℃时,可将拱棚通风口敞开。阴天时,也应在保证棚温的前提下,隔段通风。值得一提的是,浮膜流滴性差,瓜农应在小拱棚覆盖棚膜的前提下,适当用手抖动浮膜,减少露水附着量,增加透光性。

此外,瓜农还要注意根据风向适时调整通风口。春季冷暖交替频繁,下午一般在28℃左右关闭通风口,如遇南风时,由于是暖风,可适当后延半小时关闭通风口,北风时需提前半小时关闭通风口。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