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1~2月为发病高峰。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特别在寒冷季节,能迅速传播各种年龄的猪。临床上以猪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
本病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此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母猪还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哺乳子猪。10日龄以内子猪的病死率高达100%,35日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康复猪仍带毒,在不良环境下可重新排毒而导致疾病传播。
本病流行有3种形式:流行性多见于新疫区,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老疫区,周期性地方性流行在老疫区。由于母猪具有免疫力,其初乳中的抗体可为哺乳子猪提供保护力,哺乳子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但在断奶后又成易感猪。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病猪首先表现为呕吐,继而出现频繁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极度口渴,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的猪病情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预防与治疗
由于病猪大量肠液、胰液流失,钾离子、钠离子大量流失,液体在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而引起脱水、电解质流失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况下,应遵循强心补液、预防脱水、维护心脏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强肌体的抵抗能力等治疗原则。
治疗措施:在每吨饲料中添加亚卫中升蓝圆毒清1公斤,金丝祛毒散300克进行饲喂。也可每吨用肠毒绝克500克、抗毒立克500克、黄芪多糖300克拌料,让病猪自由采食。另外多用0.9%的氯化钠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让病猪自由饮水补充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