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子猪白痢

养殖
阅读量: 3
3
养殖

informat_1511233553827

子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等诸因素(子猪消化机能不完善及外界应激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20日龄左右子猪多发,以拉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味的稀粪为主要特征。

临诊要点 本病的发病率为30%~80%,死亡率较低,30日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发病无季节性。发病初期子猪的食欲、体温和精神均正常,拉出软的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糊状粪便。病情严重的,腹泻次数增多,排泄物稀薄而腥臭,内有气泡,病猪后臀上沾染粪便,食欲减退,拱背消瘦,毛蓬乱不洁,发育迟缓,病程为3~7天,绝大部分猪可康复。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黏膜卡他性炎症,有多量黏液性分泌物,胃内有滞食。

防治要点 子猪白痢的防治可参照子猪黄痢的有关措施,并应注意对子猪提早补料,在饲料中添加乳清粉、赖氨酸和有机酸化剂等,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对患病群体,可将敏感药物按照治疗剂量,拌入饲料或饮水中,全群混饲或混饮1周,防治效果显著。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