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梨生产品种以黄、绿和褐皮为主,红皮梨良种较少。红色梨果皮鲜红艳丽,漂亮的外观更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购买欲。研究表明,红色梨果皮中富含花青苷等强抗氧化类化合物,具有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延缓衰老等功效,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和多样化需求,市场前景广阔。虽然在我国亦有发现红色梨种质资源,但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味差质劣,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用日本“幸水梨”为母本,云南“火把梨”为父本在国内杂交,与新西兰合作,选育出3个优质红色梨新品种美人酥、满天红和红酥脆。这3个品种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通过河南省和国家林木良种审定,2009年和2011年分别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推广过程中受到一致好评。
品种介绍
美人酥梨 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卵圆形,单果重275克,果面鲜红,酥脆多汁,风味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总糖9.96%,总酸0.51%,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7.22毫克,较耐贮藏。
满天红梨 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近圆形,单果重280克,果面鲜红色晕占2/3以上,肉质细酥脆,汁液多,石细胞少,风味酸甜可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总糖9.45%,总酸0.4%,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7.48毫克,耐贮运。
红酥脆梨 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卵圆形,单果重250克,果面红艳,肉质细酥脆,汁多味甜,清香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总糖8.48%,总酸0.39%,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7.03毫克,较耐贮藏。
这3个红梨品种对梨黑星病、干腐病、早期落叶病和梨木虱、蚜虫有较强的抗性,抗晚霜,耐低温能力强。与目前国内外主栽的品种相比,在生物学特性方面表现为结果早,栽后2年结果,4~5年进入盛产期,丰产稳产;在果实经济性状方面表现为果实个大圆整,外观漂亮,商品性好,风味浓郁;在抗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为抗逆、抗病虫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其贮藏性能也好于一般品种,室温下可贮藏60天左右,冷藏条件下可贮藏到翌年5月。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建园栽植与授粉品种选择 建园时行株距为3米×2米,每亩栽111株。最好挖沟定植,沟深、宽各80~100厘米,每亩施秸秆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厩肥、人粪尿等优质有机肥2500公斤以上,果树专用肥100公斤。授粉树可选择美人酥、红酥脆、红香酥、圆黄和金星等品种。砧木可选择沙梨、杜梨和豆梨。
土壤施肥与叶面喷肥 萌芽期、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每亩分别追施尿素、磷酸二铵和果树专用肥100公斤。花后喷2次0.5%的尿素和硼砂混合液,果实发育期间喷2~3次氨基酸复合肥和磷酸二氢钾300倍液,果实近熟期喷1%~3%的蔗糖溶液或清水,增加果园湿度,均可提高果实品质,促进着色。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扩穴,深埋作物秸秆和优质农家肥。夏季果园可种植绿肥植物或覆草,改良土壤,使果园温、湿度相对稳定。
疏花疏果与果实套袋 该品种成花量很大,坐果率高,一般间隔15~20厘米留1个果。5月20日前,果实套双层纸袋,套袋前喷80%大生M-45的800倍液防病。采果前15~20天将纸袋从底部撕成伞状,让袋内果实通风透光,3天后去掉。还要去除贴果叶、挡果枝,改善光照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在树冠下面铺反光膜,促进果实全面着色。
病虫害综合防治 春季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铲除树体上越冬的病菌虫卵;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果,清园刮树皮,彻底消灭附着在树体上的病原菌和越冬的虫体。生长季节果园常用的农药有大生M-45、阿维菌素、吡虫啉、乐斯本等高效低毒生物制剂。
整形修剪 可采用纺锤形树形,对生长过旺的枝在夏季拿枝缓势,冬季长放促花,花后回缩,复壮结果枝组。高接树要多留枝、多缓放,着重夏季拉枝开张角度,盛产后要及时疏密,回缩衰弱的结果枝组,培养紧凑、健壮的果枝。
适栽地区与发展前景
多点试种结果表明,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3个红色梨新品种在河南郑州、云南、甘肃、陕西和山西等地生长结果性状稳定, 适宜多种生态、气候的地区发展。3个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而且果实外观鲜红美丽,综合性状优于我国生产上广泛栽培的鸭梨、酥梨、雪花梨品种。由于酥梨味道纯甜,历来深受消费者欢迎,但肉质粗,石细胞多,不易成为高档果品,在国际市场上销路有限,而满天红、美人酥和红酥脆梨新品种外观好,品质优异,具有适合出口国际市场的美好前景。因此,这3个品种有理由成为今后适宜推广、生产高档果品的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