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多位温室黄瓜种植户咨询黄瓜烂蔓的问题,从反映的症状和实地调查看,烂蔓的症状不尽相同,发病原因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一下引起黄瓜烂蔓的几种主要病害,帮助大家对症下药。
一、蔓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黄瓜茎蔓,在茎基和茎节等部位,初始产生油浸状小病斑,逐渐扩大后往往绕茎蔓半周至一周,纵向可长达十几厘米,病部密生小黑点,后期病斑变成黄褐色。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常流出琥珀色胶质物,干燥后纵裂,造成病部以上茎叶枯萎。
该病应综合防治,在管理中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发病棚中,应及时将病株、病叶清理干净,移出棚外深埋或焚烧。药剂防治可以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并在每次摘除下部老叶时,及时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提前预防。
二、灰霉病
灰霉病是冬季黄瓜生产中高发的一种病害,有很多情况下,黄瓜烂蔓就是由该病引起的。灰霉病病菌大多从腐败的残花侵入,引起瓜果腐烂,当这些残花、烂果接触到茎蔓时就会引起茎蔓发病,从而出现烂蔓现象。
对于灰霉病的防治,可以选用50%咯菌腈5000倍液、20%腐霉利悬浮剂500倍液、40%嘧霉胺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雾。尤其在连续阴天前,注意喷药预防。
三、菌核病
菌核病也是冬季危害黄瓜茎秆的主要病害之一。茎部被害,开始产生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硬菌核,植株枯萎。
菌核病发病的最适温度在24℃左右,空气湿度在85%左右,棚内湿度降到80%以下时不易发病。所以菌核病的防治应特别注意环境的调控,尽量控制棚内湿度,药剂防治同灰霉病。
四、炭疽病
炭疽病的发生与种植的重茬和农户的管理不当密切相关,该病常在叶面和叶柄上发生,严重时浸染茎蔓引起烂蔓现象。发病初期,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褐色,凹陷。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全部枯死。
发病初期可选用40%多福溴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7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防治。
五、细菌性软腐病
茎秆发病,初期发病部位呈水浸状,有流胶现象,湿度大时可见大量白色至浅黄色的菌脓溢出,干燥后病部有白痕,严重时纵向开裂腐烂。
在棚室黄瓜管理过程中,应减少细微伤口的出现。黄瓜落蔓、打叶应在浇水之前,并尽量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防止浇水后,茎秆的含水量增大,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茎秆伤口愈合慢的情况。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喷药预防各类病害从伤口处浸染造成危害,尤其是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一旦染病,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75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叶枯唑8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