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白苗”原因不蹊跷
麦苗突然出现了“黄白苗”现象,小麦枯黄的地块发生比较普遍,受害小麦主要集中在叶片中上部,严重地块中上部麦叶似开水烫过一样,继而变黄干枯,田间呈一片黄枯、狼藉景象,往往是一户或几户整块发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邻的麦田仅仅是部分叶片干尖,基本没有太大影响。
导致麦田突然发生枯黄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冷害所致。
有的农民还提出了“为什么我的麦田重,别人的轻”的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弱冬性品种受害最重,主要是弱冬性品种春季生长过快、抗冻性偏弱。另外还有同一品种有的地块发生重、有的地块发生轻的情况,分析认为:追肥浇水偏早的地块(2月中下旬),由于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受害较重。降温前刚浇水的地块,由于田间积水、地温偏低,也,受害较重。而浇水时间适中、植株生长稳健的地块,相对受害较轻。
那么,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好呢?笔者建议:选用质量好的0.3%的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等叶面肥喷施2-3次即可。有条件的也可再加配0.01%的芸薹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尽快恢复植株生长,促使植株健壮。
需要注意的是,在个别的枯黄麦田,同时也存在害虫和病害的威胁,应注意甄别应对:
一是红蜘蛛等螨类害虫。小麦叶片先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斑点合并成斑块导致叶片黄枯,在叶背面可见害螨活动;其中,麦长腿红蜘蛛(也称麦岩螨)成虫体长0.62-0.85毫米,体色紫色或绿色;麦圆红蜘蛛(也称麦叶爪螨)成虫体长0.65毫米,体色乌黑或深红色。如有这两种害虫,应加喷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均匀细致喷雾。
二是病害。导致小麦植株枯黄的病害有叶病、根病和病毒病。叶病主要是锈病,识别的重点是观察叶片表面是否有黄色铁锈状病斑(防治可用20%三唑酮800倍液喷雾);根病包括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识别的重点是观察茎基部是否有褐色或褐色病斑(防治可用20%三唑酮800倍+80%乙蒜素1500倍混合液重点喷施茎基部);病毒病是黄矮病,识别的重点是植株矮小、节间缩短(该病是一种由蚜虫传播病毒的毁灭性病害,但由于小麦播种时用药剂拌种和化学除草的普遍应用,一般很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