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又一起杀医案发生——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王俊被患者家属殴打致死。此时,距5月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陈仲伟被患者砍杀身亡只有短短11天。一时间,医患冲突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医生安全,有关卫计委迅速下发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推动警医联动,以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但加强安保工作就真能防范暴力袭医事件吗?
医疗服务市场化之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一直饱受诟病,医患之间的互不理解、互不信任也日益加深,医患冲突不断加剧,原本受人尊敬的医生俨然成了高危职业,很多医生表示工作压力大,不愿下一代走自己的路。而在患者方面,也是牢骚满腹。这其中不可否认,既有医患互不信任造成的恶性循环,也有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下医生医德下降甚至缺失导致的恶果。
近年来,医疗丑闻不断,医生和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尚形象开始坍塌。加之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更使一些医生视患者为“缴费单”,而在患者不得不“理解”钱没到位不收治的“合理性”,“接受”了小病大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是“医生也要生存的必要手段”的情况下,攥着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医药费,在人满为患的医院里为办卡、挂号、检查、就诊、取药等一遍遍排队时,医患关系紧张也就在所难免。而在遭受了这一切患者认为的“百般盘剥”之后,如果疾病能够治好也就罢了,如果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落了个人财两空,在不能得到有效沟通和疏导的情况下,了无生趣的患者或家属很有能走极端,屠刀相向。
患者杀医,虽然看起来有一定必然性,但依然属于意外事件,因此绝不是加强安保工作就可以避免的,必须要靠缓解医患矛盾来解决。一方面要加大公共医疗覆盖面,让百姓看病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另一方面,要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扭转普通大众心中医院和医生“不仁不义”的恶感。再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面,还是要推行医疗制度改革,尽可能降低医疗服务市场化程度,不要让医院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