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问题多 胖人应注意 ——主任医师高天旭谈胆囊炎(一)

健康
阅读量: 1
1
健康

informat_1511319022476

专家名片 高天旭,主任医师,教授,张仲景国医馆特聘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医堂专家,方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方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重视足三阴疑难杂病的研治,擅长治疗胃肠疾病、慢性气管炎、风湿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坐诊时间和地点:周日上午,张仲景大药房郑州紫荆店国医馆。

“喜静少动的人,比热爱运动的人更容易患胆囊炎。”主任医师高天旭说,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是胆囊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胆囊炎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并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尤其多见于肥胖人群。高天旭大夫提醒大家,胆囊炎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时治疗。

胆囊炎容易被误认成胃病

“有些人出现胃痛后,会误以为是胃病犯了,便去药店买点胃药自行服用,吃东西再注意一些,不知不觉胃病就好了,从来没有进行过正规检查和治疗,等到来年胃病又会复发。”为什么胃病总是治不好呢?高天旭大夫提醒,很多“老胃病”患者其实是患了胆囊炎,将胆囊痛错当成胃痛。

“胆囊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在大量进食后,特别是在进食含油脂类高的食物后,胆囊就会排出大量胆汁来帮助消化。”高天旭大夫说,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或是有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胆结石等症状时,胆汁就不容易从胆囊流出从而滞留在胆囊里,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使胆盐浓度增加,而胆盐会刺激胆囊黏膜发炎,此时就会引起右上腹胀痛,疼痛可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胀痛。由于平卧后胆结石容易滑入胆囊管造成梗阻,所以胆囊炎常在夜间发作。

据高天旭大夫介绍,不少人在出现右中上腹痛时,容易将胆囊炎和胃病两种疾病混淆。“正常人的胆囊位于右上腹肋骨下缘,而胃十二指肠球和胆囊的位置十分靠近,因此两者的痛感容易混淆。可从痛感、时间和伴随症状等区别两者。”

胖人更应注意“胆”

胆石症(胆结石)和胆囊炎密不可分。胆石症是胆道中出现结石的一种疾病,可发生在胆囊里,也可发生于胆管中。在肥胖人群中,患胆石症的人比普通人要多。

胆石症患者病情较轻时可无症状,稍重时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右上腹不适乃至疼痛,进食含油脂类高的食物后痛感明显加剧等症状。当胆结石堵塞胆道或者胆囊口时,可能会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腹痛难忍,并向右侧腰腹部放射,可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按照组成成分的不同,胆结石主要可分为两种,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高天旭大夫介绍,肥胖者主要容易患胆固醇结石。

人体内的胆固醇最主要的排出途径,就是溶解在胆汁里,通过胆道排泄到肠道,进而经由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体内胆固醇过多,或是胆汁的成分有所变化,胆固醇就会沉积到胆道里,形成胆结石。

肥胖者容易患胆固醇结石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肥胖者体内的胆固醇比普通人多得多。肥胖者往往爱吃高胆固醇食物,再加上自身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也多,每增加10公斤的脂肪组织,就会多合成胆固醇大约200克,相当于多吃一个鸡蛋所含的胆固醇。

另一方面,肥胖者胆汁内的磷脂和胆汁酸的含量也会改变,使得胆固醇在胆汁里达到过饱和状态,沉积到胆道里,形成胆结石。因此,肥胖者若想少受胆石症之苦,应该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同时积极减轻体重。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