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临近,有一种能够帮助考生提高成绩的“聪明药”颇为流行。在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宣传称这种“聪明药”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因此,有不少家长寻找、购买这类药物。
世上真有这种吃了就能立刻变得聪明,能考出好成绩的药物吗?我看未必。
首先,孩子要想在中、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进入好学校,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勤奋学习,以及良好的心态。说白了,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肚子里有货”。仅凭服用“聪明药”或是用一些“偏方”“秘方”之类的方法来“剑走偏锋”,取得好成绩,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其次,很多家长对服用“聪明药”能否提高孩子记忆力、智力的功效根本说不清楚,但大部分家长认为,这么多孩子都在吃、都在补,如果自己不买,万一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岂不是对不起孩子。而据媒体调查发现,所谓“聪明药”,眼下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这两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的兴奋药。专家表示,这两类药均属处方药,并不适用于普通人群服用。由此看来,家长盲目跟风购买“聪明药”让孩子服用,不仅无法让孩子提高成绩,长期服用,还会出现副作用。到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当然,若个别孩子想要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考前焦虑及不适,也不妨一试,但应去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不是偏听偏信,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此,看待“聪明药”之类的东西,不要盲目跟风购买、服用,而应回归科学理性。“求药”不如求己。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当摆正心态,摒除“走捷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