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 宝宝抱法不同

健康
阅读量: 4
4
健康

informat_1511319137195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想把宝宝抱舒服了,可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

  0~1个月要横抱,可用腕抱法或手托法。抱月子里的宝宝,要注意托住其头部和颈部,头部和臀部一定要保持一条直线。腕抱法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部,左腕和左手护着宝宝的背部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搂过来,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臀部和腰部。手托法是指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部、颈部、头部,右手托住他的臀部和腰部。这一方法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来或放下。

  1个月后可竖抱,可让宝宝伏在肩上或背对自己。宝宝满月后或头能竖直后就可以短暂地竖抱了,3个月后可以适当延长竖抱的时间。一种竖抱方法是让宝宝趴在大人肩膀上,大人托住其颈背,这种方法大人宝宝都相对轻松一些。另一种方法是让宝宝背对着自己,胸往外挺,顶住宝宝背部,左手压着宝宝胸部,右手压着宝宝膝盖。这种抱法的好处是宝宝和大人的视野一致。需要提醒的是,不能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这样的坐姿抱法会增加宝宝脊柱压力,影响其颈部和躯干肌肉发育。

另外,0~3个月的宝宝要适当进行颈部力量训练。初生婴儿有运动的潜力,但是必须通过锻炼才能被激发,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进行俯卧抬头练习或短暂竖抱。如果缺乏锻炼或者锻炼滞后,可能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行动迟钝。

  6个月后,宝宝头部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家长抱的时候,也不需要再刻意帮宝宝支撑头颈,只要稍微托住就可以了。

  另外,很多家长或月嫂习惯抱着孩子摇晃。轻微地摇晃可以安抚婴儿,甚至有助于睡眠,但如果过度摇晃则不利于宝宝大脑发育。宝宝的大脑没有保护性物质,摇晃过程中,大脑与颅壁不断撞击,容易引发大脑毛细血管出血,也就是婴儿摇晃震荡综合征,这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婴儿摇晃震荡综合征常见于婴幼儿,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倦怠等症状,重者有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神情恍惚、惊厥、昏迷现象,以致长大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会因颅内血肿而夭亡,家长要格外注意。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