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作大豆的管理小技巧

种植
阅读量: 0
0
种植

informat_1511493183164

套作大豆的管理小技巧:

今年该团队的目标是打造大豆亩产150公斤、玉米亩产550公斤的1万亩高产套作大豆示范片,通过完善技术带领农户实现高产。套作大豆要实现高产的目标,一定要做到巧搭配、强管理。”316日,杨文钰接受记者采访,他一语中的。

优化带植选配良种

最新的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宽窄行种植,即玉米宽行155厘米,窄行45厘米,播大豆时,玉米宽行内种23行大豆,玉米与大豆行间距离不少于50厘米,这样的种植效果最好。杨文钰介绍,至于大豆的前茬,可为小麦、马铃薯、油菜、蚕豆等作物。第二年玉米和大豆换茬分带轮作,以减少土传病害。

杨文钰透露,大豆与玉米都能实现高产,品种选择是关键,研究表明玉米应选择紧凑或半紧凑型、株高250厘米以内的抗逆高产良种,如登海605、三峡玉3号、长玉19、川单28、神龙玉5号等;大豆应选用耐荫、抗倒的中晚熟夏大豆品种,如贡选1号、南豆12

玉米包衣适时播种

为减少病虫害发生,一般玉米采用包衣种子。而大豆,则应在播种前采用烯效唑干拌种,方法很简单,即1公斤种子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620毫克在塑料袋中来回抖动数次即可。

杨文钰提醒,玉米移栽一定选择春播的玉米苗,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可适当提早,川东北和川南地区选择3月上中旬播种的玉米苗进行移栽,川中地区选择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的玉米苗进行移栽,最好选用肥团育的苗,每穴单株或双株。大豆夏播,各种植区根据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播种,播种时间为川东北和川中地区6月上旬,川南地区6上中旬;播种方式为免耕橇窝点播或免耕机械直播,点播每穴45粒,机播每穴34粒。

合理密植科学田管

如何对玉米和大豆进行合理密植?杨文钰对此进行详细介绍:玉米亩植35004000株,每穴留苗双株时,穴距3338厘米,每穴留苗单株的穴距减半。大豆根据光热条件和土壤肥力适当密植,沟漕地每亩60007500株,带内套种3行时,行距33厘米,穴距4050厘米,带内套种2行时,行距45厘米,穴距2733厘米,每穴定苗3株;二台土(及以上)每亩70009000株,带内套种3行时,行距33厘米,穴距3040厘米,带内套种2行时,行距45厘米,穴距2228厘米,每穴定苗3株。

在杨文钰看来,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补苗定苗。播后一个月内,及时查苗补缺。当苗龄到20天左右(幼苗长到23叶),地下害虫无法伤苗时,应去弱留强,匀苗定苗,玉米每穴定苗1株或2株,大豆每穴定苗3株。

2.防除杂草。玉米、大豆播种前或共生期间用化学除草剂或人工除去杂草,玉米在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都尔乳油)1001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或在玉米出苗后(34叶期),每亩用25%辛酰溴苯腈乳油(左丹)80120毫升,兑水4060公斤喷雾;大豆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l00150毫升,兑水30公斤在田间均匀喷雾。

3.科学施肥。结合翻耕玉米每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移栽或直播前在窄行中间开沟,每亩撒施生物有机肥4050公斤、40%专用复合肥4050公斤;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1618公斤尿素(或碳铵4348公斤)

大豆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035公斤、氯化钾45公斤,或40%复合肥1520公斤,追肥于玉米收后视田间长势亩施5公斤左右尿素,个别长势较差地块可在开花期雨后亩撒施尿素35公斤。

4.控旺防倒。在玉米1012叶展开时,每亩用40%玉米健壮素水剂2530克,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施于玉米的上部叶片上。

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每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448克或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施茎叶。

大豆苗期重点防治豆秆黑潜蝇,出苗后7天、15天、21天施药预防,或在黑潜蝇发生期进行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分枝期及时防治根腐病,每亩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l00克兑水50公斤茎叶喷雾;全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30克或2.5%来福灵乳油1520毫升兑水50公斤稀释喷雾。

5.适时收获。玉米在腊熟期按压下部叶片,保留棒三叶;黄熟期抢收果穗,及时砍倒玉米秸秆原地覆盖。

大豆收获期以黄熟到完熟为宜,收后挂晒晾干后脱粒。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