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香包和戴香包是端午节标志性的民俗活动。端午节前后,天气逐渐炎热,害虫繁殖很快,毒虫更为活跃,人们就用中草药制成有香味的药料,装进布袋里带在身上,预防毒虫伤人。这个布袋,古人叫香囊,后来叫荷包,今称香包。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香包已发展成为千姿百态的艺术品。甘肃省庆阳市每年销售出去的香包大概有1000万件,收入上亿元,庆阳市还设立了一座香包精品展馆。
近年来,利用节会的助推,庆阳香包远销到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庆阳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3亿元,增速为53.6%,占全市GDP比重为1.42%。
去年第十一届香包节期间,庆阳市共有141家公司参展,销售产品162万件,吸引参观人员10万多人次,销售额1063万元。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如今,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了“两街两城两园”的产业聚集区和多点带面的生产加工区。24家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经营公司,展出各类文化产品近20万件。庆城县的“香包刺绣城”汇集了30多家香包刺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