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烟农种烟实行“点餐制”

新闻
阅读量: 1
1
新闻

“徐老师,我前茬作物种的是玉米,亩产600公斤,明年准备种烟,我担心氮肥过量……”在郏县冢头镇高庄村烟农高广莆预留的烟田里,他正在通过网格管理员谷三臣手持的平板电脑,向平顶山市烟草公司技术中心农学硕士徐方达求教。

  郏县是“山儿西烟”的主产区,全县有种烟乡镇12个,今年全县落实种烟村267个,种烟面积达54294.8亩,有种烟农户1906户,户均种烟面积28.5亩。为提高效率,全力完成年度烤烟工作任务,郏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思路,实行“点餐制”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

1513651677224027568

  年初,县烟草公司把今年定为“科技扶贫年”。为促进科技惠农,他们按照国家局信息化工作要求,把全县烟田划分为4个基地单元,在基地单元基础上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县共划分23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技术员,平均面积242亩,最大网格面积1124亩。今年5月,为237个网格职工每人配备1台平板电脑,他们把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直接实现声、像、数同步上传,实现了三大数据库联网(烟叶生产过程标准数据库、职业烟农信息数据库和烟叶生产过程标准数据库),促进了烟农按指令种烟,与卷烟公司接轨。

  推广“互联网+烟草”。今年在500亩以上烟叶大方和示范田建立监控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加强对烟叶技术员的考勤、定位、管理和考核,全程监控对烟农服务质量和技术到位率,实现了质量追溯到烟农、到网格员、到地块。

  建立了烟叶生产专家管理决策系统,实现了包村技术人员和种烟农户打开微机即可获得省、市、县烟草专家精确的技术指导,缩短了技术服务链条。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县烟草专家接受该县烟农在线咨询达1.3万人次,解决种烟技术难点7650个。截至11月7日,全县已收购烤烟808万公斤,基本完成计划收购量,烟农实现收入2.2亿多元。

  烟农高广莆高兴地说:“现在种烟叶就像下饭馆,你点什么,专家就给你端什么,得劲!”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