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葡萄易发生日烧病和气灼病。然而很多果农对这两种病害不熟悉,常常混淆防治,给生产造成了损失。
发病症状 日烧病一般发生在葡萄膨大期,是由于阳光直射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发病初期果实阳面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局部变白,继而出现火烧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后期扩大成褐色凹陷的病斑,整个病程持续2~3天。气灼病一般发生在幼果期,发病部位与阳光直射无关,先出现失水、凹陷、浅褐色的小斑,然后迅速扩大为大面积病斑,整个过程在2小时内完成。
发病原因 日烧病是由强光造成的灼伤。气灼病是由于生理性水分失调造成的生理性病害。一般情况下,连续阴雨后天气突然转晴,高温、闷热导致气灼病发生。
防治措施 日烧病的防治,一是采用合理的树形,增加叶片数量,重视夏季修剪,果穗以上留8~10片叶,副梢留叶量合理,避免果实暴露在强光之下;二是采用避雨栽培模式,这样既可以减少其他真菌性病害,也可以减轻强光对果实的直射,从而降低果面温度;三是采用套袋的方式减少强光对果实的灼伤。气灼病的防治,一是避免高温前灌水,注意雨后及时排水;二是对于要套袋的果园,尽量推迟套袋时间,在套袋之前充分灌溉1次,避免高温的时候套袋;三是高温季节可以进行果园行间生草,减少地面热量的吸收,降低地面蒸腾,降低果实周围微环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