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无病壮苗是西甜瓜高产优质的基础,但西甜瓜幼苗较为敏感,早春育苗又常遇上低温、光照不足等问题,加上重茬种植和管理不善,各种病害经常发生,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甚至毁苗,延误农时。因此,做好西甜瓜苗期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至关重要。
病理性病害
猝倒病 幼苗受害,近土面的幼苗胚茎基部先呈水渍状病斑,随后病部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呈线状,在子叶凋萎前,幼苗便猝倒。此病在苗床内蔓延迅速,开始只见个别病苗,几天后便成片猝倒。在高温多湿时,病部表面及其附近土表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立枯病 出土前和出土后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受害,但发病时间不像猝倒病那样集中,始发于子叶期至四片真叶期。幼苗受害后,茎基部产生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斑。发病初期,幼苗白天叶片萎蔫,夜间恢复正常,病斑渐凹陷,扩大到绕茎一周时,茎基部干缩,叶片萎蔫不能恢复原状,最后幼苗干枯死亡。病部有轮纹,有淡褐色蜘蛛网状的菌丝。其与猝倒病的区别为:叶片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幼苗立枯而死,立而不倒,病部不产生白色絮状霉层。
防治措施 防治上述两种病害,要合理控制苗床的温、湿度,苗床湿度过大时,可撒一层干细土吸湿;要小水轻浇、薄肥轻施,注意适时、适度通风换气;要做好苗床和营养土的药剂处理工作,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40%多菌灵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20克,与苗床土混匀;及时拔除病苗、死苗,并在苗床上撒干草木灰、喷药,防止蔓延,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卉友2000倍液。
细菌性果斑病 该病是近两年发生较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西甜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受害表现为子叶出现水浸状退绿斑点,子叶张开时,病斑变为暗棕色,沿主脉发展成黑褐色坏死斑,破坏性较大。
防治措施 防治细菌性果斑病,要做好种子消毒工作,种子用1%的盐酸浸泡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20分钟,然后风干、播种;注意适时通风排湿,适时喷施铜制剂或抗生素防病;病害一旦出现,应及时用2%春雷霉素600倍液、20%噻枯唑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将棚内湿度控制在10%以内。
褐腐病 该病于2000年在中牟县西甜瓜育苗床上大发生,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苗期主要危害子叶和真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褐色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褐色软腐斑,病斑连接成大斑时,可使叶片干枯,严重时瓜苗枯死。
防治措施 防治该病害,建议适时对苗床通风排湿,大田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雨季加强排水;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