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冬剪动手之前先看树龄

种植
阅读量: 4
4
种植

informat_1521513684770

杏树耐瘠薄,适应性强,寿命长,是深受果农喜爱的树种之一。但由于习惯,多数杏园管理粗放,不进行修剪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不仅树形紊乱,产量低,品质差,而且树体易衰老。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冯义彬认为,应改变传统管理方法,抓紧做好杏树冬剪工作。

幼龄及初结果期杏树:兼顾整形和结果

冯义彬说,不同时期的杏树修剪,都要注意光照条件,只有光照充足,才能制造足够的养分,满足生长的需求,防止内膛光秃和结果部位外移。因此,杏树树体结构应是上小下大,枝条分布应是外稀内密、上稀下密、大枝稀小枝密。

幼龄及初结果期杏树生长旺盛,树冠扩大迅速,新梢生长量大,并常抽生二三次枝,此期修剪应兼顾整形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主、侧枝延长枝要轻剪长放,一般留全枝长的2/3进行短截。杏树喜光性较强,若光照不足,不仅结果部位容易外移,且无效花多,坐果率低,果实少而小,着色差,成熟晚。因此,在整形阶段,修剪上应注意控制上强,疏除上部密挤枝、多杈枝、重叠枝和紊乱树形的强旺枝,并控制竞争枝、直立旺枝的生长,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对生长中庸、角度比较开张的发育枝应以缓放为主,促其萌发中短枝,增加结果枝的数量,成花或结果后及时回缩培养成结果枝组;中、短枝角度大,成花容易,要尽量予以保留,以利于早果、丰产。对长势较弱的幼树,对其生长势较强的中长枝进行短截,疏除过密、细弱枝,多留健壮枝,拉平直立旺枝作为辅养枝,以促发粗壮的中、短果枝。

盛果期杏树:适当疏密和截弱

冯义彬指出,随着树龄的增加,杏树产量逐年上升,生长势减弱,树势日趋缓和,表明其进入了盛果期。

盛果期杏树修剪可根据枝条长势、树冠各部位的空间情况,适当疏密、截弱,以保持稳定的结果部位和生长势。对各级延长枝,一般进行中度短截,使其继续抽生健壮的新梢。对衰弱主枝、侧枝及多年生辅养枝、结果枝组、下垂枝,在有强壮枝的部位进行回缩更新或抬高角度,使其恢复生长势。对树冠中下部枝及内膛枝,在修剪中要掌握侧枝、副侧枝、各枝组的延长枝长短错开、充分利用前后空间的原则。对下层背下斜生枝要适当短截,使其保持健壮,逐渐培养成枝组;对冠下裙枝回缩抬高角度;对下层背上枝尽量去直留斜改变其生长方向,对下层背下枝,如有空间则去弱留强,如无空间则予以疏除;对树冠中下部的中短枝,由于其上完全花多、坐果力强,应适当多留,注意及时更新复壮。对树冠上部和外围的过密枝、强旺枝,进行回缩或疏除,以改善内膛光照。有空间时,对强旺枝、直立枝、辅养枝进行拉枝,使其变为中庸枝,增加结果部位。

衰老期杏树:以更新复壮为主

冯义彬介绍,衰老期杏树各延长枝生长变弱,新梢变短,骨干枝开始下垂,树冠内部开始光秃,几乎只在树冠表面结果,产量及品质下降。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更新骨干枝和枝组,增强和恢复树势,延长经济结果年限。要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长健壮的背上枝换头,或在比较直立的枝段回缩,促使隐芽萌发更新。对位置适当的徒长枝、直立枝,要培养为骨干枝和结果枝组,可采取拉枝、短截、夏季摘心等方法培养。对结果枝组和结果枝,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选留壮枝、壮芽进行更新。对树势极度衰弱、更新难以奏效的,可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对主侧枝及大枝组在10~15年生部位进行全树大更新,一次完成,当年可萌发大量新枝,通过夏季抹芽、摘心和冬季整形修剪,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恢复一定的产量。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