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麻种选择:天麻种的质量与天麻产量关系非常密切,天麻种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性繁殖;就是经过天麻完成生理后,抽苔、开花、结籽的花粉种或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后的花粉种,花粉种经过萌发菌和蜜环菌3―5个月的培育,可采挖出花生米大小的首代种,称为“零代种”,也叫有性繁殖的杂交种,此品种有利于天麻的高产稳产,特别是从野生乌、红杆天麻进行远缘杂交后,筛选出的“TC828号品种”,已成为当前栽培天麻的高产首选品种。
另一种是无性繁殖天麻种,就是在每次采挖天麻时出现的小天麻种,这种小天麻又进行栽培,一年后就成了商品天麻,小天麻的不断循环栽培,称为无性繁殖品种,但又经过3―4年无性繁殖后,易出现退化,退化快与慢与环境条件和技术有关,为了使天麻达到优质高产,最好选择有性杂交天麻种。
三、栽培场地选择:过去天麻生长一般都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林中,以海拔800―1200米地区较为适宜,后来人工栽培已选在这些高海拔山林中,其主要原因是天麻属于中、低温品种,怕高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除了在天麻种选育上,驯化出温度适应较高的品种而外,关键是在栽培场地的选择方面和人工降温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配合,才能完全实现天麻在低海拔地区栽培。
低海拔是指在3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可在凉爽的室内、室外林下、人工荫棚等环境下栽培,应选择既要避免太阳暴晒,又要防止洪水冲刷的地方,最好是阴暗潮湿便干排水的坡地,环境方面有大片的自然荫林或人工荫林最好,土质要求以肥厚比较疏松透气、不易板结的土壤为宜。也可用沙土或腐殖土,土壤含水量在50%―60%之间,以手捏土成团,一丢即散的土壤湿度为宜,粘土或板结土一般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