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文化让天脊品牌在新时代成为引领

经济
阅读量: 1
1
经济

informat_1530087038051

走进新时代,奋斗天脊人。

今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场主题为“健康国人 沃土天下——2018中国硝基肥高质量发展”的硝基肥产业高层研讨会,引起中国化肥行业的高度关注。就在这次会上,天脊品牌光彩耀眼,天脊高品质的硝酸磷型复合肥成为与会领导专家和种植大户热捧的对象。

有品牌才有市场。天脊品牌的成功是天脊品质和天脊文化的有机结合。30年的实践证明,天脊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是天脊产品高品质的象征,是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的集中体现,更是高附加值的重要载体。每一步的发展历程中,传承着天脊文化,蕴藏着天脊智慧。

“不忘初心”的担当文化。作为中国硝酸磷型复合肥缔造者的天脊集团,广大天脊人牢记使命、敬业负责、奋力拼搏、勤恳奉献,将“责任、诚信、卓越”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到“良心制造、匠心生产、专注用户、精准服务”环节中,追求企业与农民共同丰收、企业与农村共同振兴。

民以食为天,土以肥为粮。上个世纪70年代初,国家农业部通过对挪威硝酸磷肥先期广泛试验,把硝酸磷型复合肥料作为中国化肥首选。

按照邓小平同志“肥料要走复合肥料的道路,我们要下决心投资,把复合肥料厂搞上去”的指示精神,共和国五位副总理亲自批示圈定在山西省潞城县建设山西化肥厂(天脊集团前身),生产硝酸磷型复合肥,建设资金16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意味着70年代初4个长治市的工业总产值!

天脊集团被国家列为“六五”重点建设项目,拥有中国唯一的、全套引进冷冻法工艺技术和设备,生产硝酸磷型复合肥的大型装置。 1987年9月,中国第一代硝酸磷型复合肥料诞生了!中国化肥工业至此进入了发展新纪元。

与改革开放共生,随改革开放一路前行的天脊集团,备受中央领导的关心。建设初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李鹏亲临施工现场视察并指出:这个厂具有全国意义。1995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再次莅临天脊视察指导,亲笔题写“多多生产化肥  支援农业生产”。

领导的关怀是巨大的鼓舞和奋进的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代代天脊人时刻牢记党和国家的重重嘱托,天脊集团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精精致致做产品,规规范范做市场,真真切切做服务,实实在在见效益,集聚企业竞争实力,夯实企业发展根基,为祖国的“三农”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始终匠心”的品质文化。3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天脊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全部从国外引进,顺利产出了第一袋“原汁原味”的硝酸磷型复合肥,填补了我国硝基肥的空白。这是国家秉持发展高品质、高效农业理念,花巨资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全国仅此一家,令诸多同行企业眼红和羡慕。迄今,国内所有进口的高端硝基肥料,与天脊硝酸磷型复合肥料都是“同宗同源”。

天脊品牌是天脊文化的载体,天脊文化是凝结在天脊品牌上的企业精华,也是对渗透在天脊品牌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职工精神风格的体现。

在天脊集团,从煤制氨源头到产出硝酸磷型复合肥,生产环节有7000多个工艺指标参数,密密麻麻、错综交叉的生产管线,地上地下加起来在1000公里以上。

生产装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天脊硝酸磷型复合肥的高品质,目前已开发出含有氮磷钾不同比例的20多个硝酸磷型系列复合肥产品。它的高品质及其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被世界化肥行业所公认。它不是尿素,更不是复混肥,是其它化肥无可替代的。硝酸分解磷矿,含有被科学家誉为“营养黄金”的活化硝酸稀土,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抗寒、抗旱等抗逆性,增加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作物病害的发生。

“使用天脊化肥,产量增加了,亩产达到4000斤,品质也提高了不少,一年一亩地纯收入接近一万元。”山东东营枣农刘茂昌一谈起天脊化肥,按捺不住丰收带来的喜悦。

优质高效产品的独特优势,加快了化肥品种由单一化发展到系列化,产业结构由化肥独大跨越到肥化多元,使天脊集团始终成为国内复合肥料的引领者。

天脊品牌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天脊集团改变传统思维方式,立足终端需求,精准服务农民,通过市场锤炼,提高品牌建设水平。

天脊集团把服务挺在产品销售前,以分布全国各省份的农化专家服务网络为支撑,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耕种群体变化,与规模种植户直接对接,进入种植环节,提供不同土壤不同种植的用肥定制服务。

天脊集团把服务贯穿产品销售全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建立完善了“天脊集团农化服务平台”,以“1000个天脊专营店”深耕市场10000个服务网点,面对面指导科学施肥,零距离对接跟踪服务,加快了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

“把农民请进工厂参与化肥产品制造过程”,这是天脊集团推行的“体验式农化服务”。每年近2万农民朋友进厂参观、接受培训,更好地提升天脊化肥的公信力和吸引力。

“立足科技”的创新文化。天脊集团是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逐步发展壮大的,技术创新伴随天脊集团一路同行。创新文化凝聚着天脊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创新既是天脊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衡量天脊品牌强弱的重要维度和关键指标。实践证明,天脊之所以能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始终走在前列,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技术是天脊集团第一生产力。天脊集团以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大型鲁奇煤制氨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代表的一大批研发攻关项目,在生产中得到成功实践,年产30万吨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顺利扩产为45万吨,在中国乃至世界煤化工领域首创先例。

科技创新是天脊集团蓬勃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天脊集团累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达到1000多项,实现专利发明100多项,率先实现了煤化工行业国家级科技成果零的突破。

人才是天脊集团宝贵财富,业内称赞“天脊集团是中国煤化工的黄埔军校”。30多年的创新发展,天脊集团拥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达2000多名,从天脊集团走上省级领导岗位、走进科研院所、走向全国大型煤化工企业高管团队的优秀人才达200人以上。

“回馈社会”的责任文化。天脊品牌位居全国化肥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前位,这与天脊集团高度重视践行社会责任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天脊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做出积极贡献,以其良好形象受到社会尊敬。

天脊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社会哺育了天脊,发展的天脊更要反哺社会。

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企业,天脊人在抗震救灾、抗击非典、扶贫帮困、捐资救助中贡献了应尽的力量。建厂30年来,为国家上缴利税50多亿元。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天脊集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以“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严守安全红线,致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企业。

建厂以来,天脊集团累计投巨资进行环保治理,在全国煤化工行业第一家上马废水处理装置,实现近零排放;第一家在化工动力锅炉实施脱硝除尘改造,第一家建立企业内部在线环境监测平台,第一家建立企业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全力推行清洁生产。

天脊集团注重职工文化引领,新建了文化活动场所,新增了医院治疗设备,美化了社区居住环境,营造了“安乐祥和、职工向善、社区安定”的生活环境。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