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局部地区旱情持续发展。河北省麦田缺墒面积900万亩,其中严重缺墒30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沧州、衡水、邯郸、邢台,水源条件较差,抗旱保春,管促春播任务艰巨。
二是气候不确定性增大。极端天气发生几率增大。据中国气象局预测,2018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华北北部、东北西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可能出现春旱。
从春季的整体预报来看,缺乏降水最严重的地方,在华北和江南至华南东部一带,这片地区发生春旱的可能性也最大。
目前华北地区,已经出现土壤墒情不佳的情况,未来又没有太多降水的希望,旱情的可能性将增大,农业上或许会因此受阻。
01春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小麦:春旱对小麦的生长有严重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出现春旱会影响到小麦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到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到小麦产量。
早稻:春旱对早稻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会让早稻普遍出现早衰的现象,所谓的早衰现象主要就体现在早稻生长发育期提前,当然如果只是生长发育期提前那对早稻的生长影响是不大的。充实灌浆没能很好的进行,就会使得早稻的籽粒普遍不饱满,生产出来的稻米颗粒小、质量差。
蔬菜:一旦出现春旱,灌溉所能使用的水就十分有限了,这时再进行沟渠灌溉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要采用滴灌的方式。但是由于春季气温回暖,再加上供水不足,就很容易导致蔬菜根系的温度过高而发生腐烂。
02春旱的防范措施
1对幼苗进行干旱锻炼 对农作物进行干旱锻炼主要就是指对幼苗进行干旱锻炼,即在幼苗时期不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并且使其达到了一种亚死亡的状态。通过这种干旱胁迫锻炼之后,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在春旱真正到来的时候,就更容易存活下来。
2喷洒农药 在出现春旱的时候,适当的喷洒农药帮助农作物抵抗春旱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简便可行的措施。例如可以在小麦的页面上喷洒适当的氯化胆碱来帮助降低干旱对小麦的伤害。
03灾后措施
通常情况下,春旱结束之后,经过春旱存活下来的农作物可以正常的生长,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春旱结束之后仍旧需要采取必要的灾后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给农作物带来二次伤害。灾后的措施包括了防虫、防衰、防涝等等。
防虫
干旱过后通常容易出现病虫害,因此对农作物需要进行交替轮换用药,并且采取相应的辅助防虫措施。
防涝
干旱之后倘若有遭受到涝灾,那么对农作物的伤害几乎是致命的,因此在干旱之后要注意放涝,要采用小水灌溉的方式,对于大雨情况要及时的进行排水。
防衰
经过干旱存活下来的农作物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干旱的影响,通常会出现长势不好,植株弱小等情况。这就需要后期对农作物进行追肥,并且干旱之后农作物的吸收能力会变弱,施肥的时候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