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腐病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期6-8月,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腐烂,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萎而死亡。防治方法:①注意轮作,及时排除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②整地时每1/15公顷用5公斤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③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④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灌注,每15天1次,连续用3-4次。
2、轮纹病 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类壳针抱属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部,6月开始发病,7-8月发病严重,和密度大、高温、多湿有关。受害叶片病斑近圆形,直径5-10毫米,褐色,具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严重时不断扩大成片,使叶片 由下而上枯萎。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将田间枯枝、病叶及杂草集中烧毁。②夏季高温发病季节,加强田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发病。③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退菌特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的1000倍液喷洒。
3、斑枯病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壳针抱属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受害病叶两面有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毫米,白色,常被叶脉限制,上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同轮纹病。
4、紫纹羽病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危害根部,先由须根开始发病,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腐烂,外表菌索交织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渐发黄枯萎,最后死亡。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及时拔除病株烧毁。病区用10%石灰水消毒,控制蔓延。②多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力,山地每1/15公顷施石灰粉50-100公斤,可减轻危害。
5、立枯病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幼苗受害后,病苗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条斑,随着病情发展变成暗褐色,最后病部缢缩,幼苗折倒死亡。防治方法:①播种前每1/15公顷用75%五氯硝基苯1公斤进行土壤消毒。②发病初期用 75%五氯硝基苯 200倍液灌浇病区,深度约5厘米。
6、炭疽病 主要危害茎秆基部。此病发生后,蔓延迅速,常成片倒伏、死亡。防治方法:①出苗前,喷洒70%退菌特500倍液。②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