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贮藏

种植
阅读量: 4
4
种植

informat_1522379151358

中草药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干燥即可包装调运或贮藏。为了避免在贮藏期间产品回潮、发热、霉烂、虫蛀等而引起变质,故在中草药贮藏时,最好选择高爽、干燥、空气流通的房间或仓库来盛存。由于不同中草药的药性不同,贮藏保存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对难以保存的药材及少数贵重药材,如人参、枸杞、三七、天麻、西红花等,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可置低温(-5℃以下)进行冷藏处理。为减少和避免中草药的变质现象,有时可利用两种药材同处贮藏(即混藏法),如泽泻与丹皮同放在一处,泽泻不但不易虫蛀,就连丹皮也不易变质。还可利用米糠或谷糠来贮藏药材。如于5~6月间在席上摊放已干燥的谷糠或米糠,将药材埋入糠中,也可以将药材与糠一层层间隔存放。例如白芷、党参等根类药材利用此法贮藏效果很好。

此外,按药材的不同性质可进行分类贮藏。如属于肉质、粉性大、甜香的药材易生虫,应放在熏库中贮藏,如栝楼等。而易霉药材,如远志、半夏、熟地等应及时通风,日晒或石灰吸潮。对于含大量油质及芳香性药材,如杏仁、薄荷等应放在缸或坛子里密闭贮藏。对种子类药材,如扁豆、薏苡等保存则要注意防鼠。

贮藏药材常用的容器有缸、坛或瓮、木板箱、麻袋等。在药材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适当晾晒。在霉雨季节特别要注意防潮。发现受潮后要及时干燥。如发现生虫应迅速扑灭,以免蔓延,除虫方法可用火烘或硫磺烟熏。若用剧毒药物来防治应专门保管,以防发生事故。

关于留供繁殖栽培生产作种用的中草药种子之贮藏,根据各种子的萌发能力,可用干藏法和湿藏法贮藏。干藏法是将种子阴干或晒干后,置通风干燥处贮藏,如荆芥、薄荷、穿心莲、黄芪等。容易失去生活力和必须经层积处理后才能通过休眠的种子,可将种子与湿润的砂土(1:3)混和,盛入木箱内,置低温阴凉处贮藏或在室外挖窖层积贮藏,如人参、西洋参、黄连、山茱萸等。寿命短或稍干即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应随采随播,不宜贮藏。

2、怎样贮藏中药

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坏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a.药材的防霉: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以及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凤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以及产生秽臭恶味。

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人库后防湿、防热、通风,对已生霉的药材,可以撞刷、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霉迹严重的,可用水、醋、酒等洗刷后再晾晒。

b.药材的防虫: 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虫害的预防和消灭,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主要是用氯化苦、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蒸法杀虫。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除药剂杀虫外,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

密封法:—般按件密封,可采用适当容器,用蜡或血料封固,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贵细药材,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

冷藏法:温度在5℃左右即不易生虫,因此可采用冷窖、冷库等干燥冷藏。

对抗法:这是二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如泽泻与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丹皮不变色,蕲蛇中放花椒,鹿茸中放樟脑,瓜蒌、蛤士蟆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