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风:幼树怕风
杜仲大树在生长季节和休眠期,都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冬、春多风的北方产区,如河南、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等省,以杜仲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具有较好的防风护田效果。杜仲幼树在生长季节枝干一般较柔软,遇4~5级以上大风,树干易弯曲,故营造农田防护林网,每林带宜栽植4~6行,并注意选择抗弯曲的优良品种。风在南方各产区对杜仲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而在北京以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有风日数多且风力大,在北京市西北部、辽宁沈阳及吉林长白山等地,冬季大风常是造成杜仲抽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寒冷地区发展杜仲除了考虑温度条件外,还应注意选择无大风危害的地区。
五 土壤:喜土质松、pH值适中的土壤
杜仲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据对各种类型的杜仲生长情况调查分析,杜仲在酸性土(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酸性紫色土)和钙质土(石灰土、石灰性褐土、钙质紫色土)中都能成活生长。但不同土壤上杜仲的生长发育效果差别很大。影响杜仲生长的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肥力以及土壤的酸碱度。土壤质地以沙质壤土、壤土和砾质壤土为最好,过于黏重、透气性差的土壤不适宜杜仲生长。
杜仲为垂直根系,喜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在过于贫瘠或土层较薄的土壤上杜仲生长不良。如在豫西黄土丘陵区,塬面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8年生杜仲胸径达16.2cm,树高8.5m;而在岩石裸露,过于贫瘠的黏土上,10年生杜仲胸径仅5.3cm,树高3.7m。因此,石质山区的土层厚度一般要求在60cm以上。杜仲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微酸性到微碱性土壤,pH值5.0~8.4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pH值过小,杜仲会发生顶芽、主梢枯萎、叶片凋落,或虽成活但生长停滞,最后全株逐步死亡的现象。据调查,杜仲在pH值8.4的盐碱地上生长发育良好,8年生胸径达20.4cm,树高9.6m。因此,适宜杜仲生长的土壤是:平原区或土层较深厚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在5.0~8.4之间,土质松的沙质壤土,壤土或砾质壤土。
六 地形与海拔:平原丘陵最适宜
杜仲对地形有广泛的适应性,我国杜仲主要栽培区杜仲林或散生植株所处的地形特点,既有侵蚀、剥蚀地貌,也有以碳酸盐类岩石构成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还有丘陵、台塬、平原、盆地地貌以及高原和各种地貌组成的山地。杜仲的老产区主要以低山、中山地貌为主,而新产区主要以丘陵区和平原区为主,从林木生长情况看,灌溉条件较好的平原和丘陵区表现最好。山地以较平缓的坡脚、沟坳,丘陵区以梯田、堰埂比山地的陡坡、岭脊生长好。我国杜仲垂直分布范围较广,从海拔25m以下的平原区到海拔2500m的山区都有杜仲分布。但集中产区的海拔高度多在100~1500m。低海拔对杜仲无不良影响,而海拔过高则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长势减弱,果实成熟期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