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开春干旱、草地螟为害、雨水目前来看,辽、吉、黑春玉米有较强的减产预期,内蒙古玉米丰产概率较大。
而根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达到52万吨,1~6月累计进口量达到221万吨,7月份尚有少量进口玉米到货。但今年下半年我国大量进口谷物的可能性已明显下降,总体有利于国内粮价底部抬升,甚至会影响到明年上半年的市场走势。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北部等地降水偏多二至五成,北方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有利于以上地区粘虫、草地螟、棉铃虫等迁飞性害虫在区域间的交流和种群繁殖,同时也利于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等喜湿性病虫发生。黄淮南部、江南北部降水偏少二至五成,对蚜虫等喜旱性害虫的发生较为有利。
虽然当前玉米病虫害只是一个“小插曲”,且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后续气象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仍不可掉以轻心。
从有关部门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大部春玉米处于拔节至吐丝期,部分进入开花吐丝阶段。西北地区大部处于吐丝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吐丝乳熟期,广西、江西大部处于成熟收获期。
同时,东北地区玉米长势最引人关注,且各省区玉米生长情况不一。
目前来看,辽、吉、黑春玉米有较强的减产预期,内蒙古玉米丰产概率较大。因5月份干旱范围较大,辽宁和吉林三成玉米种植地块在5月20日之后播种,与4月底播种地块时间相差20天左右,新作玉米生长期不一。
此外,由于前期积温不足,导致播种初期以吉林为主的旱区玉米植株高度同比偏低。
更为重要的是,当东北玉米主产区进入授粉关键期以后,大雨和高温均将影响其最终单产。从气象预报来看,经历前期干旱以后,目前东北大部地区降水略显过剩,是否会延续至8月份授粉关键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