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拔节、大喇叭口期等关键时期高产稳产这些要点不能忽视

种植
阅读量: 0
0
种植

informat_1533782738819

当下,北方玉米已经步入拔节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管理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为了玉米高产稳产,以下田间管理要点不容忽视。

  保持土壤水分充足,是促进玉米植株良好生长和雄穗正常分化的关键。玉米大喇叭口期要有充足的水分,要保持地表常湿不干,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以此满足玉米在拔节期的需要。

  结合施肥、浇水,及时锄地、培土,达到除草、保肥保湿、促根防倒等多种效果,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目前已进入雨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玉米病虫害发生及蔓延。结合施肥及时中耕除草、清沟培土,促使根深苗壮、提高植株抗性、便于排水防洪抗倒伏,达到防灾减灾、确保丰收等效果。

  玉米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该如何管理?

  玉米拔节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扩大,根系快速扩张,雌穗和雄穗分化形成,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共生期,也是对水肥需求量最大、最敏感的时期,所以大田管理技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学追肥,适时追肥。玉米拔节期结合降雨和灌水及时进行追肥,在拔节至孕穗末期施攻穗肥,可以促进果穗发育和小花分化,提高结实粒数,应以氮肥为主,亩追量一般712公斤,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如果是一膜两年用玉米田应加大追肥量,用点播器或追肥枪在两株玉米之间,亩追尿素2025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硫酸锌2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叶面喷肥。

  2.合理浇水,及时排灌。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对水分敏感,如遇干旱将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最终导致粒重下降。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水抗旱,预防卡脖旱。如果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特别是在灌浆期间,更要注意防洪排涝,以防烂根早衰影响产量。玉米田在拔节期亩灌水量5060吨左右,大喇叭口期亩灌水量6070吨左右。

  3.防止倒伏,控制徒长。当玉米叶片长到912片叶时,用玉米矮状素喷施,以防治玉米徒长及控制玉米株高。从而促进植株叶壮、穗大、粒多,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同时,为了防止玉米倒伏,促进健壮,应及时合理的使用矮壮素、健壮素,一般亩用矮壮素或健壮素203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4.中耕培土,清除杂草。合理中耕不仅能有效去除杂草,还可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中耕不宜过深,以4.56厘米为宜,以免伤根。并要及时培土,将玉米植株根部的土层增厚,形成20厘米左右的高垄,以防止风雨造成玉米倒伏。清除杂草可选用化学除草的方法,除草剂兑水定向喷雾除草。喷药时,喷头应安装防护罩,以免药液飘移,伤害玉米叶片及周边作物。

  5.病虫害防治。此期要注意防治玉米穗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

  (1)一般亩用直径2毫米左右水洗河沙15公斤与氰戊菊酯810毫升和50%多菌灵WP 50克混合搅拌制成的颗粒剂,灌入玉米心叶,防治穗腐病,同时对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病虫害也有防治效果;

  (2)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810毫升或25%快杀灵乳油50100克拌直径2毫米的水洗沙15公斤灌心,或用辛硫磷颗粒加细土拌成毒土撒入玉米心叶内,可防治玉米螟;

  (3)每亩用50%抗蚜威粉剂81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可防治玉米蚜虫;

  (4)防治粘虫等其他虫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加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

  (5)防治大、小斑病可用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拔节初期也是孕穗始期,是玉米生长最快、需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管理的主攻目标为促秆壮穗,保证果穗发育良好,达到茎粗、节短、根深叶茂,穗大粒多,无病、无虫、无大草的整齐长势,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