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高产种植技术重点(上)

种植
阅读量: 2
2
种植

informat_1512012711149

一、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势高操、含较高钙质的沙土和砂壤土,土壤微碱、PH值在7—8.5之间的荒滩、荒坡都可栽培。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不可种植。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宜于人工种植的“卧生甘草”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①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盐碱、耐热、耐贫瘠,温度适应范围-45—43度,在严重缺水或较干旱的地区栽培,没有发现萎缩和死亡现象,能适应弱碱性的钙质土壤,同时适宜与幼龄林果间套。②生长周期短:采用育苗移栽,苗生长3—4个月,栽后生长1-2年可收获,③长势快:由于其种性卧生,结合人为栽培技术,在地表30厘米横着生长,光和水肥等自然条件吸收率高,故生长速度快;播后30天,现3–4片真叶,60天株高30厘米,根长可达20厘米,直径0.5厘米。④采收和加工简单:全程可采取机诫作业,用工较少,自然干操八成即可出售。⑤产量高、质量好:亩(667平方米)产中毛草商品500公斤以上,高产者可达800公斤,皮红,分叉少,条均匀,达到国家药典标准,符合建设GAP生产基地对种质的要求。(详情请查阅《山东科技信息报》2004年第1444期4版、《农村百事通》2004年第20期31页的甘草和红花良种介绍)。

三、播种育苗:育苗地应选在地势较平坦和有水源的地方。育苗一分地(67平方米)可栽一亩地(667平方米),用种一公斤。当气温稳定在18度以上时,全年均可育苗。在选好的土地上施肥、耕细耙匀后,按行距25厘米开深2厘米的浅沟,均匀地将种子播在沟内,覆土1厘米,稍镇压,5–7天出齐苗。苗生长3–4个月,根长达35–40厘米,达移栽标准。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