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多地气温“直线下降”!这些省、市的农作物“危险”了!

新闻
阅读量: 6
6
新闻

第一股冷空气主攻北方,东北、华北、黄淮、 京津冀等地气温“打对折”,最高气温都将出现10℃左右的降温。明天起,第二股实力更强的冷空气将“无缝衔接”,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其中,在冷空气打压下,北方气温将持续走低,维持偏冷情况,南方阴雨不断,且将于本周末迎来降温。

3月29日20时至30日20时,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南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贵州中北部、重庆大部、湖北西部、福建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南疆盆地西南部和东部有沙尘暴。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风(见图2)。渤海附近海域有5-6级风,阵风7级。

紧急通知!麦田降温“大警报”!小麦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策略

要降温了!要降温了!要降温了!

近期山东各地的小麦处在起身拔节期,这一时期的小麦,最怕倒春寒!

小麦拔节后温度低于4℃,会对小麦造成不良影响,使小麦的抗冻能力大大下降。当气温低至0℃并且持续4个小时以上,幼穗就会被冻死,将来抽出的穗子就会有很多被冻坏的白穗子,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实际生产中,各小麦品种抗冻性存在一定差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寒潮来临时,地表层温度骤降到0℃以下,就会发生“倒春寒”冻害。


“倒春寒”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 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发生“倒春寒”冻害的麦田,一般发生在两个生长期:


一是返青后拔节前,此期主要是叶片受冻,受冻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由于包在茎顶的幼穗其分生细胞(生长点)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孤儿严重是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长点被冻死;


二是拔节后麦苗处于小花分化阶段,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轻者使小麦形成半边穗、两段穗等多种畸形穗,重者使小麦性细胞败育,走啊称穗部大量空壳,甚至整个幼穗手动死亡。

还记得去年的那场倒春寒吗?

2018年4月的一场大雨过后,小麦地里,见到了大部分的小麦是这样的。

小麦抽穗不结粒

2018年在小麦抽穗的好时节,山东地区的小麦普遍出现了不抽穗或抽穗不结粒的现象。给农民朋友造成极大损失!让人很痛心!!!

640-4

2019年,保卫小麦,预防冻害,迫在眉睫!

对于“倒春寒”的理解,简单的来说就是春天的气温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虽然气温回升比较快,由于冷空气的活动频繁导致早晚温差比较大。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会出现雨雪天气。那么具体的说“倒春寒”就是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 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一般来说,当时平均气温比常年低2-3℃,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如果冷空气南下的越快越强,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寒对早春小麦的影响

由于春季温度回升过快,小麦进入快速分蘖返青、起身拔节的时间。初春气候多变,气温波动较大,忽冷忽热的,很容易发生倒春寒现象。从近些年田间查看,分蘖期小麦受到倒春寒影响后会出现像开水烫过以后的植株干枯白化,小麦拔节后遇到倒春寒会导致影响小花分化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轻者使小麦形成半边穗、两段穗等多种畸形穗,重者使小麦性细胞败育,穗部大量空壳,甚至整个幼穗手动死亡。最终可能导致小麦减产20%-30%,严重情况可能导致减产50%以上。

1、灾前预防措施

分类管理:要结合苗情特点和天气变化对麦田进行分类指导,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对于生长过旺的麦田要以“控”为主,采取镇压、深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小麦过早拔节,提高抗寒性,同时还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对于旺长麦田春季的第一次肥水可以推迟到起身后期或拔节前后。对于一般麦田应该“促控结合”,先镇压、后浅中耕,以达到提温保墒的作用。起身期适量追肥浇水,促进分蘖生长,争取多成穗。对于弱苗田要以“促”为主,尽量做到早划锄,提高地温,增蘖发根,注意划锄要浅,避免伤根。返青后要结合墒情追施速效氮肥,弱苗田只要墒情尚可,应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一般在返青后期或起身前期进行追肥浇水。

冻前浇水:冻前浇水是防御倒春寒最有效措施之一。在有强倒春寒到来前,土壤过干的田块,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强降温来袭之前灌“跑马水”造墒(注意配套沟系,避免田间长时间积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有利于减轻危害。

增施有机肥: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增施一些有机肥和磷肥、钾肥,以促进根系发育,抑制麦苗地上部分旺长,增强抗寒能力。

喷施调节剂:倒春寒到来之前,叶面喷施植物营养剂,可提高植株免疫力和抗击各种灾害的能力,减轻危害。

2、灾后补救措施

补肥与浇水: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还有小的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受到早春冻害的小麦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协同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亩穗数,从而减轻冻害的损失。

浇水

及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快速修复冻害对小麦造成的损伤,帮助小麦恢复生长,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减少产量损失。

  及时划锄:多划锄可提高地温,促进潜伏芽早发快长,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搞好病虫害防治:受冻麦田,更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密切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降温了,多地小麦出现这种情况,一定及时管理!

对对对。要降温了!

很多农户给我们发来小麦照片,情况都类似:

辛集和睦井村小麦:

专家分析:

小麦叶片这样是温度变化引起的,属于冷害,一般对小麦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还没有浇水施肥,要抓紧进行水肥管理,并喷施叶面肥(喷施温度:白天温度在10度以上)。如果有红蜘蛛,要进行防治,到小麦拔节后再防治就比较难了,可以用阿维菌素或者螺螨酯类进行红蜘蛛防治。


陕西省发布防冻害紧急通知

640-6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3月27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防降温、防霜冻、防大风”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通知》指出,据气象预报,受冷空气南下影响,28~30日陕西省全省有一次大风、降温、浮尘天气过程。预计陕北有6级以上偏北风,关中北部有5~6级偏北风,其中28日夜间至29日,陕北、关中部分地方有浮尘或扬沙。过程降温陕北北部下降8-10℃,陕北南部、关中北部下降6-8℃,关中南部下降4-6℃,陕南下降4℃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31日凌晨,陕北北部-6~-4℃,陕北南部-4~-2℃、关中北部-1~3℃,关中南部、陕南4~6℃。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降温幅度较明显。

去年陕西春季大风寒潮天气,使得刚开花的苹果树,葡萄、猕猴桃、桃子、杏子等,花朵直接被冻死,新稍遭遇霜冻之后,萎焉坏死,造成多地严重减产甚至是绝收,果农的一整年的收入基本打了水漂。小编在这里提醒广大果农朋友在大风降温天提前做好果树防冻措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果园防冻措施

640-6

  • 第一步:喷营养液。降温两三天前,可采取全园喷施内含微量元素、防冻剂、延缓剂等成分的营养液或芸苔素、寡糖素、海藻素、氨基酸等可提高抗逆性的调节剂或营养剂;

  • 第二步:熏烟(气温不低于-2度,辐射霜冻时应用)。熏烟物有两种:一种是防霜烟雾剂,市场有售;另一种可降温前一天自制:备好熏烟材料,可以是锯末、秸秆、杂草等有一定湿度柴草,另外还需要用于引火的硬柴,每亩地按80~100斤熏烟材料准备;同时可准备3~5斤废机油,用于沤烟;

  • 第三步:熏烟材料根据园区风向放置于园区上风口位置,每亩地可均匀布设5~8个熏烟点;

  • 第四步:根据温度情况(气温降到-2度时)在凌晨1~3点开始视温度下降情况开始点烟。

(本方案由陕西省渭南市果业研究院专家审定)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