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现在的水稻亩产量,平均上千斤应该不是什么怪事,然而在衡东县白莲镇白石村,谭祖冬种出来的水稻,亩产量不过600斤,即便如此,他依然忙得不亦乐乎,连朋友都看不下去,认为谭祖冬有点傻。
谭祖冬的朋友向建设:我就看到这个人天天搞这个羊粪,就觉得他这是在瞎搞,就像个疯子一样
在向建设看来,谭祖冬的种田方法有点不可理喻,人工插秧,人工除草,还不用农药,最重要的是,稻田间距稀松,产量低下。不过,谭祖冬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
7年前,在外地打工多年的谭祖冬,回到老家重操旧业当农民,这一次,他想在种养殖方面弄点不一样的名堂。谭祖冬放养了一百多头羊,利用羊粪做天然的肥料,实施一个与众不同的稻田种植法。
谭祖冬告诉记者,主要田里就是放那个羊粪,羊粪它也含有一定的杀虫力。谭祖冬依稀记得,老一辈种田是不需要打农药的,他总结原因发现,关键就在于水稻间距的控制。
为了追求产量,现代种田普遍使用机器播种或人工抛秧,间距密才会出高产量,但带来的弊端就是容易滋生虫害,不使用农药无法保证产出。而谭祖冬使用的古法种植水稻,采用人工插秧,人工施肥和人工除草,将水稻间距拉大。
古法种植水稻,绝对的绿色天然无污染,质量没得话说,但是产量却比普通的水稻种植低了近一半。
“产量低一点不怕,我价钱高,我这大米卖8块,比普通的大米贵4倍,销量根本不愁。”谭祖冬高兴地说。
5年来,从一开始不被人理解,到逐渐被大家接受,谭祖冬用连年攀升的价格和供不应求的市场,改变了别人的看法。
从两三亩小打小闹,到现在的30多亩规模化种植,谭祖冬尝到了古法种植水稻的甜头。明年,他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希望将绿色健康的种植理念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