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虽能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一定的氮素,但数量有限,特别是前期根瘤尚未形成,固氮作用尚未发挥作用时,必须靠施肥补充营养。因此,大豆不仅要施好基肥,还需做好配方施肥。除氮、磷、钾外,大豆还需钙、镁、硫、硼、钼、铜、锌、锰等中、微量元素。缺素会引发大豆生理障碍,制约产量增长。常见缺素引起的症状如下:
缺氮:一般在根瘤菌形成前固氮功能尚未发挥时有症状,表现为植株淡绿色,生长缓慢;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严重时停止生长,叶片逐渐脱落。
缺磷:植株小,叶小且薄,叶窄向上直立;茎硬有时出现淡红色;开花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
缺钾:叶小暗绿色,老叶边缘变黄,逐渐向下卷曲,叶脉间凸起、皱缩;生育后期缺钾,上部小叶柄变棕褐色,叶片下垂枯死。
缺钙:胚叶基出现大量黑斑,胚叶边缘出现黄色;真叶叶片斑纹密集,节间缩短;茎秆木质化弱。
缺镁:新叶叶脉间叶色先变淡绿后变深黄色;较老的叶片变为灰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期缺镁叶边缘向内卷曲,叶片呈青铜色。
缺硼:在碱性土壤中易表现缺硼症,叶片增厚且皱缩;生长点枯萎,植株矮小;进入开花期,花开得不正常或不开花,结荚少且呈畸形。
缺钼:叶片变成浅绿色,逐渐转黄,叶面出现很细小的灰褐色斑点;植株矮小,根瘤发育不良;叶片增厚有皱纹,叶缘向下卷曲。
缺铁:幼叶叶脉保持绿色,叶脉间转为黄色,轻微卷曲,严重缺铁的新叶由黄变白。
缺锌:植株生长缓慢,叶色褪淡,中脉两侧出现褐色斑点;严重发生时小叶或呈簇叶病。
缺乏大量元素,可追施尿素5~7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5~8公斤,也可追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左右。或每隔7~10天喷施1%尿素水和2%过磷酸钙混合液2~3次。有缺钼症状时,亩喷施0.2%钼酸铵溶液40~50公斤;缺硼用20.5%速乐硼0.1%溶液喷施;缺铁亩喷0.2%~0.5%硫酸亚铁溶液60公斤;缺锌亩喷0.01%~0.05%硫酸锌溶液60公斤;缺铜亩喷0.1%硫酸铜溶液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