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黄芪的关键是什么(上)

种植
阅读量: 1
1
种植

informat_1512097804942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人工栽培黄芪是丘陵山区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好项目。下面就介绍一下栽培黄芪的关键技术,以供药农参考。

一、深耕细耙,增施有机肥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砂质壤,冬前深翻 50cm以上,以打破原来的土壤层次,加深活土层,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创造有利于根部伸展的土壤基础。地翻好后,耙成公路形,地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存水烂根。注意前茬以地瓜、萝卜、玉米为好,不选豆茬地、花生地。亩施优质圈肥 10000公斤、复合肥 100公斤,结合深翻,施入底层。

二、选用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高产多倍体新品系—文黄 11,该品种地上分枝少,地下根条肥大,条直,侧根少,须毛少,产量高,干品亩产 664公斤。黄芪种子外被有果胶质角质层,吸水力差, 5小时吸水膨胀仅达 10%左右,发芽率低且不整齐,故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将干种子对上种子量 2/3的干细砂(砂粒小于种子),在石碾上碾 60-70圈,边碾边翻动,使其碾压均匀,碾至种皮由棕黑色变暗。经此处理后,再浸种 5小时,其吸水膨胀率达 90%以上。用水淘出已吸水膨胀的种子,直接播种。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