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树体雄伟、冠大荫浓、繁殖容易、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同时耐修剪整形,耐移植,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而在国内,它被更多地称呼为“法桐”。
在我国,法桐生产的地域很广,受全国苗市的影响,近两年法桐销售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
一直以来,国内法桐的种植量要以山东省济宁市为最。以济宁市区北部的李营镇为例,当地苗木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李营镇主要以法桐、国槐、垂柳为主要种植树种,品种单一且种植规模较小,主要的销售渠道是通过林业局有计划地调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化美化生活的追求和城市绿化市场的逐渐兴起,李营镇的苗木种植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展。2008年,苗木种植面积已达6万余亩,品种60多个,其中法桐的种植面积最大,用“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由于苗农跟风种植,缺乏标准化等问题,目前价格有走低趋势。
近几年,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是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苗,这类规格的树苗对冠的要求不大,目前销售情况和供应量都较为平稳。尽管销售情况不错,但价格相比火爆之时还是有所下降。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苗价格下降20%-30%左右,小规格的树苗价格则下降的更多,如胸径5厘米的树苗价格降至10元左右。
市场的不景气,也直接导致了济宁法桐种植面积的明显萎缩。2014年法桐的种植面积约在55万亩左右,今年同比已减少了15%左右。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地政府和协会纷纷联合起来,为法桐开辟前行发展之路。
为缓解法桐飞毛情况,华中农业大学和济宁天缘花木种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法桐研究院,通过扦插、嫁接、组培快繁等技术培育出无球无毛的法桐新品种——“李营法桐一号”。
为提高苗木种植质量,李营苗木协会制定《济宁市主要乔木育苗树种苗木行业标准》,对当地主要乔木育苗树苗苗木播种质量等级要求、质量分级、检验方法等均作出规定。
为改变行业运作方式,集花木电子信息交易、信息发布、科研研发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李营花木市场应运而生,通过互联网电子交易,与园林设计、施工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
政府和协会作出的努力是为法桐发展铺好路,而想让这条路更好走,则需要苗农和苗企加强生产管理。
目前法桐生产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提升,如苗木生产标准化、规格化;田间管理、肥水、整形等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制定;少毛少果品种、抗虫品种、观赏性状好的品种的推广;适量生产具有一定规格的容器苗…
如何应依势而变,顺应市场需求,生产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规格和质量的树苗,正是广大苗农和苗企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