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前准备
1.选择地块
种植地区:年降雨量≥400mm、春旱发生频率较高地区。地块应相对平坦、通风、光照条件好,土层深厚,适合玉米生长,玉米播种机及收获机可进地作业,有无灌溉条件均可。地表秸秆等障碍物不能影响地膜铺设。
2.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将秸秆拿走或粉碎(≦10cm)并灭茬,在土壤冰冻前进行深耕或者深松,深耕深度20cm左右,深松深度25-30cm。深耕或深松后要及时旋耕,避免跑墒和大坷垃形成。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一次浅旋,旋耕深度不超过10cm。
3.施足底肥
底肥应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有机肥主要以发酵腐熟的秸秆沤肥、堆肥、厩肥和粪肥为主,每公顷施有机肥30m3左右,施总含量≥45%的复合肥600kg左右 (中等产量施肥量,高产与低产田适当增减)。为避免后期脱肥,减少追肥投工,建议使用具有缓释功能肥料。施肥作业可与深耕、深松结合,也可与播种作业结合,尽量避免地表撒施。
4.优选良种
选用在国家或山西有关部门审(认)定允许在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选择在当地种植至少两年以上且表现好的品种。
5.地下害虫防治
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处理:未包衣种子采用播种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的有效措施,一般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前药剂加水量为种子重量的5%~7%;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加水1公斤拌种10公斤,堆闷3~5小时后晾干播种。包衣种子要在购买时选择种衣剂中含有氟虫腈、克百威或毒死蜱等有效成分的种子。
土壤处理:春季浅旋前,每公顷撒施用45-75公斤3%甲拌磷颗粒剂,随旋耕施入土中。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剔除破碎、太大或太小籽粒,保证籽粒大小均匀。
二、播种技术
1.播种条件
当土壤表层(5-10cm)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0℃以上,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即可播种(一般手抓成形,落地散开)。时间大约在4月20日左右(农历谷雨前后)。
2.播种方式
播种采用繁峙县裕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MBFC-1/2型膜侧精量联合播种机进行播种,铺膜、施肥、播种、镇压一次完成。地膜宽度55-60cm,地膜与地膜间距 (露地)60cm,铺膜采用不开沟铺膜,先用沙漏形的镇压辊将土壤压成微拱形,然后将地膜铺于其上,再在地膜两边覆土。玉米播于离地膜边缘3-5cm的露地上,播种深度根据干土层厚度确定(探墒播种),种子覆土厚度5cm左右。肥料施于离苗带10cm左右露地部分土壤中,深度位于种子下方5-10cm,播种株距根据种植密度调节。作业速度≦5公里/小时。
三、田间管理
1.除草
苗期除草:玉米播种后要在玉米出苗前及时在裸露地表喷施播后苗前除草剂,喷施时应注意将地表喷湿且不能漏喷。
苗后除草:苗后杂草可喷施烟嘧磺隆+2,4-D或烟嘧磺隆+莠去津混合液进行防除。
使用时应注意:苗后除草剂使用不宜太早,要掌握在大部分草已出土时。玉米封垄前是杂草旺盛生长期,也是防除关键时期。穗期喷施以杀草为主,因此要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无须地表封闭。为防止除草剂对玉米造成药害,应尽量避免将药液喷到玉米芯叶里。
2.浇水
浇水应结合自然降水进行。玉米从拨节期开始需水量逐渐增加,如出现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应及时浇水,每公顷浇水量以750m3左右为宜。
3.分蘖处理
分蘖应保留,无需去除。
4.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防治:用25%丙环唑乳油,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约12展叶)进行茎叶喷施。
玉米螟防治:在大喇叭口期玉米芯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
红蜘蛛防治: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其大发生。因此,一定要在高温干旱季节来临之前及时防治。使用10%苯丁哒螨灵乳油(如国光红杀)1000倍液或10%苯丁哒螨灵乳油 (如国光红杀)1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如国光乐克)3000倍液混合后喷雾防治,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四、收获
1.收获时期
在玉米乳线消失,黑层形成时即可进行收获。
2.收获方法
采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摘穗或脱粒收获。
五、地膜回收
玉米收获后,要用机械或人工将地膜回收并集中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