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番茄“变变变”

种植
阅读量: 1
1
种植

informat_1533091820094

且符合国际市场消费需求,我非常看重这一点。”北京博收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升介绍:“北京博收始终坚持育种创新,同时也极为重视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每当看到一个能与欧美种子公司相抗衡的品种时,这位68岁的资深种业人便会高兴得像个孩子。“这里有很多代表未来方向的好品种,很多东西都非常适合东欧及东南亚等地区。”摩西说。
  
变“中国创造”有底气
  缺口蔬菜曾是“洋种子”入侵较为严重的领域之一,然而此刻,我们有底气说出“中国创造”。
  “去年7月,我们当地大面积暴发青枯病,当时试种的几十个品种几乎‘全军覆灭’,唯独这个品种表现出色。”福建益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章国是专程来找“博收717”的。
  “除具备一般品种的抗性和口感之余,耐裂加耐运输,谁能解决这两点,这品种就牛。”黄章国说。超耐裂中大精品粉果“旗舰007”就是如此。这样的品种是如何培育出来的?“靠创新”。张晓升介绍,“我们在河南露地种植近3000个番茄品种及亲本材料,六七八月高温高湿,80%以上都没抗住陆续死掉,剩下不死不裂的杂交种和材料,经过两年检验就是超耐裂的品种或是品种亲本了。”高效的“省心”品种,有的是东欧、中东市场需要做沙拉、汉堡、披萨等专用的罗马型、马蹄型品种。
 
变“一带一路”有中国品种
  据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北京分中心技术负责人介绍,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已经有20年了,国外进入国内的品种有2000多个,而国内品种“走出去”的不足50个。最近几个月,摩西已经把博收部分番茄、甜辣椒品种安排到了俄罗斯、埃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示范。
  种子“走出去”更要科研“走出去”。在张晓升看来,光把种子卖出去还不够,“好品种输出、新品种创制,是民族种业在国际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最直观表达。只要对方提供产品需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培育有需求的新品种。”张晓升希望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充分整合外部资源,从而谋取我国种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