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叶变香茗 致富有新招

经济
阅读量: 1
1
经济

informat_1533093000948

  河北省行唐县是红薯产业大县,据统计,全县每年红薯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约5.3万吨。一直以来,人们重视的只是长在地下的红薯,红薯叶除部分成为畜禽的饲料,大都白白丢掉了。

  “能不能将红薯叶制作成深加工产品卖出去,让乡亲们增加一份收益?”该县上方乡西城仔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玉宏一直在琢磨。一次喝茶时,他脑中灵光一闪,萌生了把红薯叶做成茶的想法。今年5月,红薯叶茶研发工作正式启动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驻村工作组综合借鉴武夷山岩茶、云南普洱茶、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研制开发出具有北方特色的红薯叶制茶工艺。他们还运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制茶工艺进行改良,解决了红薯叶香气不够、容易碎散等问题。

  驻村工作组把红薯叶茶拿到神威药业集团参照中草药的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红薯叶茶不仅没有农药残留,铅、镉、汞等对人体有害重金属含量均达到无害化要求,而且其中槲皮素、山奈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特殊元素含量丰富,是一种具有养生价值的生态有机茶。

  在今年10月石家庄召开的“2017第七届河北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红薯叶茶以“观之通透、闻之清香,回口甘甜、回味绵长,多泡不淡”等特点,受到很多茶商的追捧。

  西城仔村党支部书记顾双年说,目前他们的红薯叶茶已小有名气,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上一公斤最高卖到1000元。他告诉笔者,今年全村共生产了250公斤干茶,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了10万多元的收益。乡亲们参与采茶、制茶,每人每天可获得70元至100元的收入。他还说,今年红薯叶茶生产刚刚起步,产量还较低。预计明年,仅红薯叶茶项目就可使每亩地至少增收五六千元。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