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歌山镇林头村90后男孩潘磊,因为一条泥鳅,一举投入80万元,凭着几个妙招,他绝处逢生、养殖成功,靠红泥鳅年收入3000万元。
潘磊告诉笔者,红泥鳅是普通泥鳅的变异品种,数量极为稀少,上百万尾普通泥鳅中才能见着一条。在当地,泥鳅养殖户有很多,但养红泥鳅的,潘磊还是第一个。
2012年7月的一天,潘磊在父亲的泥鳅养殖池里发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红泥鳅,潘磊很兴奋:“在这之前没人养过红泥鳅,一旦养好,肯定很有前景。”
2013年5月,潘磊花了30多万元流转了200亩地,建成了自己的养殖池。随后的半年,潘磊又花了50万元从全国各地买来了3000条红泥鳅。一开始,潘磊用养普通泥鳅的方法去养红泥鳅,不仅红泥鳅没有长大,而且还死了很多。一番琢磨之后,潘磊想出了一个用菱角净化水质的办法。“像这个菱角,它的根须可以调节水里面的氨氮,让水变得更加清澈,给泥鳅创造更好的环境。”
解决了水质的问题,潘磊逐渐发现昼夜温差大会造成红泥鳅死亡,所以他更换了一套恒温系统,保持水温。为了保证红泥鳅的颜色,潘磊又想出了“以形补形”的方法,让红泥鳅吃红色东西——番茄、胡萝卜。他还参照了同为基因变异品种的锦鲤的孵化养殖方法,用紫外线灯照刺激红泥鳅卵,提高基因稳定性。
解决了基因稳定性的问题,红泥鳅很快就实现了量产。2015年11月,潘磊养的红泥鳅成功繁育出了300万条。潘磊把几千斤红泥鳅全部送给了经销商,让他们进行试卖。试卖之后,很多经销商主动找潘磊供货。从花鸟鱼虫市场、儿童游乐场到休闲景区,这些红泥鳅赚足了顾客的眼球,也为潘磊带来了更多的效益。
2016年6月,潘磊卖出了100万条红泥鳅,收入上千万。紧接着,他又建成了食品加工厂,买了全套设备,开始做泥鳅深加工,制作红泥鳅烧烤串。现在,潘磊已经把生产出来的红泥鳅烧烤串推广到江浙沪地区的各个城市,在夏季,1个月就能给他带来100万元的收益。除了泥鳅烧烤串,潘磊还开发了各类红泥鳅休闲食品,供货给当地各大商超;他还制作了多种泥鳅菜肴半成品,打开了饭店、农家乐的销售渠道。2016年,潘磊红泥鳅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同时带动了当地300多家农户养殖红泥鳅,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