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冬枣新经济 重塑冬枣新品牌

经济
阅读量: 1
1
经济

informat_1533109458658

  2008年以前,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蔺皮村冬枣管理很粗放,大多采青卖青,价格低廉,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种枣能手皮胜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当年村“两委”选举中,他立志在冬枣生产方面带领群众致富,获得了广大党员群众认可,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皮胜春感到,光靠群众自我摸索自我管理很难提高冬枣品质,也很难卖出好价格,于是2009年皮胜春牵头成立沾化县鑫春冬枣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推行“五统一、四转变”管理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药物、统一防治病虫害,个体管理向群体管理转变、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治疗管理向预防管理转变、片面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合作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聘请专家举办技术管理培训班、组织枣农外出参观交流,提高枣农技术管理水平。当年冬枣质量有了大的提升,直接吸引了冬枣大客户入驻,平均亩收入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农超对接——实现群众增收“与德国麦德龙超市签约后,我们种的冬枣再也不愁卖了,在家门口就能把冬枣卖到全国各大城市,每公斤价格比在市场上高了1元钱,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正在蔺皮村直采基地进行冬枣后期管理的枣农蔺大哥信心满满地说。

  皮胜春认识到,质量是基础,品牌是核心,销售是关键。合作社注册了“迎雪红”商标,不断转变营销观念,着力破解销售难题,积极探索订单销售路子。2010年,在发展有机冬枣基地的同时,合作社与德国麦德龙超市强强联合,建立了2900亩“农超对接”直接采购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实现了海外销售订单化。同年又与泰国易初莲花上海总部签署了国内供货协议,皮胜春倡导的“农超对接”,使鑫春冬枣专业合作社的枣农与大型超市实现了“双赢”。创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皮胜春对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了解外地现代电子商务发展和操作规程,回来后开始对合作社大棚冬枣进行网上销售,开展了前网后棚式销售,并带动全镇200余户电商与淘宝网、“好品山东”、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合作,当年冬枣网上总销售量超过100万公斤,其中鑫春冬枣专业合作社网上销量超过全镇20%。

  当看到沾化冬枣不但在国内市场受到青睐,也受到国外市场关注时,皮胜春投入8万元购置的ODC羟基氧化无害处理机,不用化学农药就能杀菌杀卵杀幼虫的功效对下步出口基地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投资百余万元建成一处出境水果包装厂,内有总储存量达到300吨五个冷库,可成功将沾化冬枣投向国际市场。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