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到芋头收获的季节。即墨鳌山卫街道马家白庙村芋头喜获丰收,凭借口味佳、无公害的优势获得了众多消费者青睐。
产自即墨鳌山卫街道西部山区的白庙芋头种植历史可追溯到600年前。“600多年种植历史,鳌山卫芋头成为品牌。”鳌山卫街道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白庙种出的芋头个大肉白、品质优良,不仅成为青岛、即墨各大饭店的招牌菜肴,而且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日本、美国等市场。”
白庙一品园地瓜芋头合作社董事长马文滨告诉笔者,白庙山区有着天然的崂山山泉水和富含微量元素的沙性土壤,所产芋头具有香、黏、软、滑四大特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我们走品牌战略,成立专业合作社,社员种植的芋头全部由合作社统一外销。”现在已有15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约5000余亩。
“小小的白庙芋头,是留住乡愁的一根纽带,是无数人难忘的美食图像,绵延粉沙是独一无二的故乡口感。”马文滨随手从地里拣起一个大大的芋头说道,白庙芋头分两个等级:一级的每公斤30元,价格超过了猪肉;二级也能卖到每公斤16元左右。
“今年的芋头丰收,市场行情不错。”马文滨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们村芋头大丰收,每亩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因为卖出去的价格较去年翻了一倍,除去种子、肥料和灌溉等费用,村民每亩收入4万元左右,最高的超过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