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部分产区小麦单产和质量双降,优质粮源较往年减少,随着市场收购逐步展开,质量好的小麦价格一路上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抢粮现象,农民惜售心理较强,而质量差的小麦购销清淡,价格下跌明显,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卖超标粮难、企业收达标粮难的“两难”局面。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66元/公斤,较上市初期普遍上涨了0.11~0.15元/公斤。华北地区优普小麦平均价差为0.253元/公斤,较新季小麦上市初期扩大0.086元/公斤。
展望后市,优质麦的价格在经历6月份的快速上涨后,后期走势将逐步趋于理性,继续上涨的空间较为有限。一是减产冲击逐步消化。前期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受新季小麦减产降质预期影响,随着价格涨至高位,市场主体为规避风险追涨情绪降低,部分高价屯粮贸易商开始陆续出货。麦价趋于稳定,农户惜售心理也会逐渐下降;二是陈麦库存较为充足,稳定市场有基础。为不干扰新麦市场,6月18日开始国家暂停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优质粮源紧张的局势,后期如果拍卖重启,价格涨势将受限;三是政策性收购需求有限,市场粮源相对充足。后期粮库储备粮轮换需求将逐渐下降,山东、河北等省启动托市收购执行预案的可能性也较小,往年占比较大的政策性需求下降,市场上可供流通的新麦数量将较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