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秋延后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种植
阅读量: 0
0
种植

informat_1533603802135

延后栽培,就是在深秋较冷凉季节,夏秋露地黄瓜已不能生长时,利用大棚的保温防霜作用,继续生产黄瓜的一种栽培形式。该茬口的气候特点和早春大棚栽培正好相反,前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而后期急剧降温。因此,选用品种要求抗病性强、耐热、结瓜早、瓜码密、且收获集中。目前主要品种有津春四号”“津春五号津优四号等。

  一、温湿度调节及肥水管理

  1.高温期:从播种到9月上、中旬,黄瓜正处在幼苗期至根瓜共长阶段。此时,高温多雨,除棚顶扣膜外,四周敞开大通风,起到凉棚降温防雨作用,下雨时可将薄膜放下来,雨停后立即打开,并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防止畦内积水,造成根系窒息而死。雨后天晴及时浇水,起到凉爽灌溉的作用。

  2.温和期: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是秋延后大棚黄瓜生长旺盛时期。白天要加强通风换气,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18,外界气温15以上时,不能关通风口。进入结瓜期,肥水供应要充足,一般是以水带肥,化肥和粪稀交替使用,化肥以尿素、酸酸二氨为主。但要小水勤浇,肥料要勤施少施,严禁大水漫灌。在这个阶段,还可以进行叶面喷肥,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根外追肥可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其配方为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及各种营养素如绿风95,喷施宝。

  3.低温期:进入10月中旬后,外界气温逐渐降低,此时随着气温的变化,逐渐减少放风量。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维持在15左右,低于13时,夜间不留风口,封闭大棚,保证足够的温度,满足黄瓜生长的需要,尽量延长生长期是管理的关键。

  二、协调瓜秧生长

  秋棚黄瓜生长期短,结瓜期只有40多天。因此早期以促秧为主,培育壮苗,多分化花芽。结瓜初期,以主蔓结瓜为主,12节以上侧枝摘除,腰瓜后适当留34条侧枝,每侧枝留一瓜一叶摘心,达到主侧枝同时结瓜的效果。结瓜后期适当摘除底部老叶、病叶,减少养分消耗,保证瓜条生长的需要。

  有些地区为增加雌花的数量,常采用生长激素乙烯利处理。在此也介绍一下:一般在幼苗长至一大叶一心时,用浓度为100ppm的乙稀利喷黄瓜植株,隔2天喷一次,共喷3次。但要注意浓度大小,浓度过高出现花打顶,生长缓慢;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另外要在早晨使用,避免中午高温喷洒产生药害。

  三、病虫害防治

  秋大棚黄瓜常见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疫病。虫害除蚜虫、粉虱类外,近年来潜叶蝇、菜青虫也有发展的趋势。仍应以预防为主。

  霜霉病:一般在阴雨天到来之前及连续阴雨的情况下进行预防。可采用喷洒保护性药剂或采用烟剂、粉尘等进行预防,常用的烟剂有:疫霉净、百菌清、霜霉清等;粉尘剂有百菌清等。发生初期,应用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甲霜·锰锌、霜脲氰、霜霉威、霜脲·锰锌、噁霜·锰锌、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疫病:发病初期用药,主要有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水剂、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蚜虫:物理防治是用黄板诱杀,或用黄色的盆盛清水加一定量的洗衣粉诱捕,还可覆盖银灰色膜或悬挂银灰色膜条趋避。药剂防治可用噻虫啉、啶虫脒乳油、苦参碱可溶液剂、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等。

  粉虱类害虫:物理防治可用黄板诱杀;生物防治可用丽蚜小蜂及中华草蛉、微小花蝽、东亚小花蝽等天敌;药剂防治可用矿物油乳油、螺虫乙酯悬浮剂、噻虫胺水分散粒剂、联苯菊酯乳油、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