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大麦种植技术
西北地区。本区主要包括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区)。本区降水量少,在大麦种植中应高度重视抗旱节水。
1.因地制宜,选择良种。海拔较低、灌溉条件较好的农田,宜选用生育期较长、春性稍弱、喜水肥的高产优质啤酒大麦品种。海拔2000米以上、无灌溉的山坡地,宜选用耐干旱、耐低温的早熟品种。
2.施足底肥,精细整地。冬前做好田间灭茬、灌溉蓄墒和耕地耙平,保证来年春播出苗。未经冬前灌溉整地和底墒不足的地块,要进行春季灌溉。播种前,结合整地开沟施足底肥,生长期基本不再追肥。底肥施用量应根据实际地力确定,一般亩施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2公斤。
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提倡初春顶凌播种。甘肃3月10日至25日,新疆3月20日至4月20日为适播期。随海拔高度增加,播种期可适当延迟。灌溉条件好、中等以上肥力、亩产500公斤左右的田地,每亩基本苗保持在30—40万株;种子发芽率95%、千粒重45克的种子,每亩播量15—20公斤。高海拔旱坡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但每亩最多不宜超过25公斤。播种方式除机械条播外,还可机械起垄覆膜穴播,利于抗旱节水。
4.科学灌溉,合理追肥。有灌溉条件的农田,在3叶期浇头水,拔节期浇二水,抽穗期浇三水,全生育期一般浇水3—4次。为节约用水和降低生产成本,宜采用垄作沟灌或畦灌,有条件的应采用滴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底肥不足的田块,应在苗期或拔节前适当追肥,或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滴灌。
5.防控病害,除治草害。条纹病是本区大麦主要病害,可采用适宜药剂拌种防治。野燕麦是本区主要草害,可选用适宜药剂在苗期喷雾防除。
6.及时收储,防霉防虫。本区大麦成熟期因播种期早晚而差别较大,甘肃一般在7月15日至25日,新疆从7月20日一直到9月底。青贮饲草大麦在乳熟中后期,啤酒大麦在蜡熟期,饲料大麦在完熟期收获为宜。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收获后,要及时脱粒、晾晒和储藏,防止虫蛀和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