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日灼病是由于阳光直射造成的生理性病害,是葡萄果实膨大期到转色期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日灼病发病初期在果实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浅褐色凹陷斑块,严重时整个果粒皱缩、变褐。防治此病要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果实受害。
发病原因
1.葡萄缺钙。此时葡萄处于果实快速膨大阶段,而果粒的膨大速度大大超过钙、硼等营养的吸收、运输速度,加上土壤板结、有机质匮乏的果园缺钙程度更甚,果实缺钙就给日灼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管理粗放。枝条交错,叶片错叠,行间排水不畅,土壤低洼的果园,保温棚和避雨棚低矮,均易发生日灼病。葡萄暴露在外没有叶片遮挡,导致幼果遭受阳光直射,在连续阴雨后突遇高温晴天,易发日灼病。
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采用棚架式,使果穗处在阴凉之中;适当追肥,诱发根群向深层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抗逆能力。
2.适时浇水降温。在高温发病期适时适量灌水,蒸发量大要及时浇水降低植株体温,协调植株营养平衡,提高葡萄的着色度,避免日灼。
3.灌根。灌腐殖酸、微生物菌剂等改善根系环境的物质,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能力。控制氮肥施用量,控条,抹去副梢,减少叶片蒸腾作用。补钙、硼,增加果皮柔韧性和持水性,减少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