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民 文成锋 张洋洋 文/图
本报讯 “今年圆黄梨的产量和质量都好于往年,丰收在即却面临滞销。希望通过《河南科技报》帮我们呼吁一下,解决我们农产品的销售问题。”8月11日,商丘市柘城县慈圣镇西村村果农张文胜焦急的告诉记者。
由于连日来的特大暴雨,加上近期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100余亩即将成熟的圆黄梨却让张文胜犯了愁。张文胜说:“目前100余亩圆黄梨已经成熟,总产量大约在30~40万公斤。往年这个时候外地的客商都会来到村里收购,但是现在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外地客商来不了,今年果园的圆黄梨才销售出去不到3万公斤。”
7月底至今,张文胜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联系水果收购商。外地的客商来不了,他就请朋友帮忙联系本地的水果收购商,但销售量毕竟有限。张文胜告诉记者,“没有收购商,梨就只能挂在树上。有时候真是愁的连饭都吃不下去,觉也睡不好。”
张文胜从2009年起开始种植新品种梨树,并在2012年流转了100余亩土地,成立了柘城县宜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张文胜介绍,合作社以圆黄梨和晚秋黄梨两个品种为主,这两个品种的梨具有酥脆、甘甜、无渣、核小的特点,口感极佳。
“圆黄梨单果重量多在300克以上,并且品相好、口感好。往年批发价多在2.6元一公斤,现在2.4元一公斤也卖不出去。”张文胜叹着气说道。
“我们保证产品的质量,希望你们多帮我们宣传宣传。也希望有需求的商超或者果汁加工厂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渡过这个难关。”采访即将结束时,张文胜说。
联系人:张文胜 助农电话:1359837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