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信访老户信访疑难问题让信访工作人员无奈、困惑、痛苦不堪。那么怎样来化解这些难题,也是各级信访工作人员一直追求要破解的课题。在18年的信访工作中,见到的、经历的、化解的、思考的、感触的,梳理总结为信访化解十八招,匹夫浊见,相互交流,只愿各有所益,足也。
一、热情接待(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
信访化解从热情接待开始,坚持“五个一”服务理念,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忱服务,一颗诚心交流,一份责任担当。在接访、约访中,零距离倾听诉求,循序渐进疏导情绪,暖语暖心化解积怨,坚持不懈赢得信任。一杯热水就是好的开始,不要小看热情接待,这恰恰是最难做到的。过去访上有一名同志和上访老户发生冲突,经观察,问题就出现在“一杯茶上”。
二、暖语暖心(稳住情绪,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谈话开场很关键,要从关心上访群众的生活、身体、家庭、吃饭没、身体怎么样、孩子上学如何等开始,说的真诚、说的会说,把人心暖热了,很多事都好办,很多矛盾都好化解。
说话的四种境界:开口就杀人(蠢人);开口就烦人(自私);开口就服人(就是换位思考,能让人欣然接受);开口就乐人(是大师)。见人有过,不要放大,尽力令其自省;见人小善,也应赞叹,令其增上意乐,以平等心、慈爱心、包容、宽怀、善待每一位群众。
要会说(会说是想着说,不会说是抢着说),有条有理,有理有据;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什么时间说;说什么;怎么说;(大学问,建议大家读读《鬼谷子》、《与陈伯之书》)、对谁说;用什么神情说、什么语言说(群众能听懂,喜欢听,不刺激,控局势,接地气,感染力强,正能量,勇担当)、什么语气说;反复说,真诚的说,苦口婆心的说,为群众着想的说,控制局面说,引导着说,引经据典说,依法依规说,举实例来说,让对方不住的说“是”,(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经常说“不”的人不是高明的沟通者,让人感觉不爽,心理上逐渐产生抗拒和逆反心理。历史上有名的说客苏秦、张仪和纵连横都是先讲事实,给予赞扬,让他说服的对象(国君)不停的说“是”,然后讲危险,设圈套,吓唬对方,再讽刺、嘲笑、挖苦(主要是讲明他们的问题、短板、糊涂、窝囊),再后为国君国家着想,替他出主意,想办法,最后让国君同意他的观点,听他指挥)见啥人说啥话,达到一个效果:说服,听你、进而信你、依靠你,这才叫会说。让你的听众感觉到你是他的最佳交流对象。
三、察言观色(用眼睛这第一感官,尽可能最快速度获取上访群众的第一手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应对)
观察其脸色,揣摩其心意。具体观察上访群众的言谈举止、目光变化、肢体语言、脸色变化、语言声调、情绪变化,推测其性格、思想、心理、精神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揣摩其内心世界的所思、所盼、所欲、所行、所怕、所忧、所喜。
四、倾听诉求(要让上访群众说出来、发泄出来)
最高明的交流是倾听、倾听再倾听。微笑着听,真诚的听,耐心的听,记录着听,注视着说话者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更不要轻易说“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你的尊重,你的真诚,让对方感受到你是他的最佳倾诉对象。倾听是尊重、倾听是关怀、倾听是修养、倾听是思考、倾听是方法、倾听是艺术,善听必善说,善说必善辩,善辩必思捷,交流高人都是倾听高手(领导倾听吊桥西街拆迁问题案例)。
五、望闻问切(综合施策,通过各种手段全方位的了解上访群众的所有真实情况)
“望”就是察言观色,我们在看的时候表情有时是和蔼可亲,有时是怒不可遏,有时是关心备至,有时是故意冷淡(看什么具体见察言观色)。
“闻”就是倾听诉求,要注视着听、记录着听,耐住性子听,静心的听,要听真伪、要听重点。听要害,听对方想说的(具体见,倾听诉求)。
“问”就是主导交流,问想知道的、问关键要点、问对方没说清楚的、问对方不愿说的。
“切”就是实践调查研究,了解具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相互印证,找到事情的真相(具体情况,去伪求真)。
六、去伪求真(实事求是,了解真情)
去伪求真,和对方交流沟通时,要在对方非常高兴的时候,迎合对方,去满足对方的欲望,对方有了欲望,就不能隐藏他的实情。要求真实,必须在对方高兴、愤怒、恐惧、着急的时候,善加诱导,使这种感情达到极致,得意时容易忘形,这时他们就不能隐藏他的实情了。
要解决问题(减少信访存量),这是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践行为民解难的工作宗旨。群众来反映问题,就是想要政府帮助解决困难,那么哪些问题该解决,政策依据是什么,解决多少,解决到什么程度,由谁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哪些问题不该解决,依据是什么;哪些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不能解决,能解决了怎么办,不能解决又怎么解释;剔骨见筋,拨之见日,都要弄清楚,找准政策依据,去掉虚假的诉求,降低过分的要求,真正掌握群众真实的诉求想法,这需要政策理论学习,需要工作实践锻炼,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
问题解决在早、解决在小、解决得好,成本低、社会效果好;推脱只会增加成本,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政治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都成倍增加。所以,及时、恰当地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核心,谁解决得好谁受益,谁解决得不好谁受乱。
七、有理推定(站稳群众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从群众的角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真心诚意相信群众、理解群众、帮助群众,了解民怨、化解民难,举轻若重、为民请命,反向推定、严谨有据。
八、换位思考(公正、客观的密码)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换位思考能让人学会理解,懂得有人会因为我不开心,有人会因为我快乐,从而变的更宽容、更理解,更乐观。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将心比心地了解群众的所苦所盼,以心换心地为民解难排忧。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九、有解思维(充满自信地从容应对)
从哲学上讲所有问题都应该能够解决,世上的所有锁都有一把对应的钥匙能把它打开。信访问题一样,所有问题都是能解决的,都有对应的办法能解决,能化解,就是对应那把钥匙,这就是有解思维。我们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寻找或制造钥匙的过程。再大的树,我总能把他锯倒,再难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不代表永远解决不了,现在解决不了的不代表以后解决不了。我们要树立有解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勇敢探究、去凝神思考,去苦苦寻觅,去大胆实践,去理清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去伪存真,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拨云见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不是见难而退,望难却步,让问题把我们难住、憋死、愁死、吓死。
咬定“凡事皆有解”这个目标,面对疑难信访事项,树立必胜信心,理性自信、倾听诉求,假设否定、还原真相,去伪求真、找准症结,心中有数、手里有招。
十、揣摩推求(要思考研究、精密分析,科学推理、反复求证)
揣摩推求,揣:量权(了解客观外在信息),揣情(对主观内在信息的把握),摩:切磋、研究(在对方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得到其内心想法的手段),就是推理、推断,求解、求是,顺藤摸瓜、刨根到底。很多问题都有一个“症结”,也就是“关键点”,只要找准了“关键点(症结)”,对症下药,问题可迎难而解。例(西保工作人员跳湖)
采用“揣摩”之术,有的让对方平静,有的让对方感到适宜、融洽,有的让对方感到愉悦,有的让对方感到情绪波动、激怒对方,有的将对方名声放大,有的让对方有所成,有的让对方感到高洁,有的让对方信任、有所期望,有的让对方有所获取,有的让对方有所隐瞒。这些方法要灵活运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所以在交谈中,事有多变、人有万千,言谈也要有多种,不能中气不足,说话没精神;不能害怕害羞,说话没有主见;不能言辞闭塞,说话不畅通;不能任意胡为,说话没有条理;不能得意忘形,说话没有重点。
十一、交友交心(稳人先稳心,稳心先交心)
努力与广大上访群众交朋友,全方位了解群众,全身心帮助群众、全力以赴服务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真情交真友。上访群众回到“家”,心里踏实,敞开心扉,说真心话,交真朋友,付出真心,收获真情,因为是朋友,很多话都好说,很多事情都好协调,很多疑难都好化解。一些诉求无法解决的上访群众,交到了知心朋友,也不再越级上访。
十二、真诚帮助(家人、家书、家事)
真实无妄日诚,发自内心灵魂和职责初心的帮助上访群众,真真正正的把上访群众当家人,把他们的事当家事,把他们的信件当家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化解问题、排除忧愁、解开心结,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回归正常。精神上鼓励、生活上关心、生产上帮扶、资金上救助,使上访群众理有处说、怨有处诉、情有所系、难有所助、各得其所。
十三、法理情德(疏导情绪的万能钥匙)
法规可否为,坚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上访、坚持普法宣传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理明是与非,坚持用道理、公理和民风习俗、村规民约辨是非、明曲直,引导群众有理、有礼、有节上访;情融心中冰,倾情为民,关心其生活、关注柴米油盐,关心其家庭、关注父母子女,关心其身体、关注冷热饥饱,关心其情绪、关注喜怒哀乐,关心其诉求、关注是非曲直;德教人向善,倡导上访群众尚德向善,传播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汇聚正能量,润物无声地浸润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十四、因人而异
信访群众的诉求不同,年龄、阅历、教育、性格、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情绪变化、心理发展、好恶不同,所以因人而异,一人一策。与聪明的人交谈,要依托广博;与学识广博的人交谈,要依托于善辩;与善于辩论的人交谈,要言谈简要;与地位显贵的人交谈,要依托于权势;与地位低的人交谈,要依托谦虚尊重;与有钱的人交谈,要依托于高雅;与贫困的人交谈,要依托于利益;与勇敢的人交谈,要依托果决;与愚蠢的人交谈,要依托于敏锐。针对不同的说服对象,不同的说服形式,用不同的说服手法,而不同的说服手法,又需要选择不同的说服言辞。
十五、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根据上访群众的情绪、心理、思想发展规律和问题能否解决、解决进展,开展循序渐进的疏导,轻重缓急,拿捏准确。
上访群众的情绪、心理发展周期像四季一样,有从春天开始,有从夏天开始,也有从秋冬开始的。从春天开始的来访就充满希望,期望反映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一旦稍受挫折,很快就进行爆发对抗,这时是最容易发生越级上访的。这时主要是使其平静,讲法规、讲政策、讲流程,让他依法依规上访,用热情、用诚意、用行动使他感受到关心温暖,使火爆脾气逐渐平复。经过漫长的折腾、纠缠、反复的上访、争执、疏导、甚至依法治访,渐渐进入秋燥期,这个时期也非常危险,要善加诱导、关心和爱护,使其回归正常理性上访轨道,顺利进入冬眠期。
疏导化解(解决思想、情绪认识问题)这是信访工作的精髓,一个地方信访工作开展的好坏,上访量大小,是增是减,存量多少,是否越级上访,主要区别就是疏导化解工作做的够不够,到位不到位,扎实不扎实,有效没有效。疏导化解不同于制度和解决问题,有匡匡,有政策,有实际情况,有现实条件限制,疏导化解就像天空,像海洋,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想做你愿做,只要你能想到的方法、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人员,你都可以去疏导、去化解。说白了就是随时随地随事随人随心去劝解群众,去引导群众,去说服群众按规矩上访,依法逐级上访,理性表达诉求,合理提出诉求。更深层次讲(因为上访群众不一定都讲理,不一定都懂法,不一定都懂政策,不一定都相信干部,不一定都按规矩办事,往往是反映问题有一定事实或道理,但诉求过高,要求迫切,时间长了还多疑好怒,思想偏执,情绪激动、行为激烈)疏导就是通过我们的沟通、交流、引导,很多时候是反复多次、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沟通、交流、引导,说到群众心里,说到群众骨子里,说到群众灵魂里,有一种沟通叫灵魂沟通。让上访群众相信我们,依靠我们为其办事,降低不合理诉求,让他们不敢跑、不想跑、不愿跑(有群众给我说“马局长你在干,我不好意思跑”)。有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非常麻烦,需要时间、需要协调、需要精力、需要政策、需要大形势,因此引导上访群众耐心等待是一项重要任务。这里边的方法、技巧、策略、手段很多,不再展开。
十六、锲而不舍(可贵的品质)
坚信、坚持、坚守、坚韧、坚定、坚忍、坚强、坚毅、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千万别急功近利,千万别半途而废,千万别有始无终,千万别放弃退缩!有一个案件我坚持了9年。(刘某芹、王某芹、张某香)
十七、大爱无疆(普度众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胸中有大爱,眼里有群众;身上有正气,心里有底数;肩上有责任,嘴上有功夫;脚下有毅力,手上有高招。我们要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心中有民、为民解难、为民请命。我们信访干部要有宽度和厚度。宽度就是胸怀,能装下所有上访群众,苦思盼想,能容下所有上访群众的喜怒哀乐;厚度就是承受,就是要承受压力、承受磨难、承受责任、承受烦恼、承受打击;不但承受,还要勇于改变,把压力变动力、把磨难变历练、把烦恼变胸怀、把打击变坚强、把责任变自觉;在动力中化解问题,在历练中提高本领,在胸怀里宽容度人,在坚强里成为群众靠山,在自觉中积善厚德。人生的终极快乐不是享受、财富、地位,而是贡献、助人、度人。
十八、厚德至善(德者无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坦坦荡荡的立德行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马致远);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孟子)。
这些都是讲帮助别人的,我们信访工作也正是帮助群众的,既无审批权,又无执法权,也无太多资源可调度匹配,但我们有无限的帮助他人之心。(多年前省信访局里一位领导来西峡调研,问我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的困惑时,我回答的是“有菩萨心肠,无悟空手段”),就是菩萨心肠: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我们在信访工作中帮了别人,挽救了一个家庭,稳定了社会,成就了自己,愉快了内心,同时也是在行善,在积德。帮的多了就是至善厚德。这也是信访工作者的境界,也是一直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西峡县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德徐)
(河南科技报社新三农新闻客户端南阳新闻热线:13333650257;邮箱hnkjbs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