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援沪移动检测队队长罗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陈强支抗“疫”日记
4月9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紧急调派信阳5辆移动检测队支援上海,要求各医院派一名放射技师,但罗山县人民医院全面综合考虑后,决定选派既会操作又能诊断的我去,更有幸作为信阳支援队总负责人,接受院感紧急培训后,我便和医院两位车组人员罗先锋、段智即刻闻令而动,星夜兼程与其他车队在固始汇合,务必10日抵达上海,势必完成此次艰巨而神圣的任务。
4月11日是来沪的第二天,早上做完抗原检测后准备去公惠医院上班,突然接到电话,说根据疫情动态变化,昨天分配的工作有调整,让我去比公惠医院风险更大的方舱医院工作,顶替另一位信阳医生上班。一个原因是,新的方舱医院因为放射科诊断医生缺乏,需要既能操作又可以诊断的CT医生;另一个原因是上一位医生他个高超过1米8,体重超过80千克,脚码超过43码,穿戴防护服易破损,容易造成感染。我一口答应,顺便问一句要到什么地方,电话那边说,见面后告诉详情,但心中又有点忐忑。在去新地方的路上,对接人告诉我,去静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工作,此方舱医院,由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分院静安中心医院托管,这里的院感由大名鼎鼎的医界大咖张文宏主任团队管理,此时心中油然而生的对张文宏主任的敬佩。
到达目的地后,与放射科解主任、设备科唐主任见面,他们热情接待了我,介绍了静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情况和进入体育馆的路径。这个方舱医院是目前上海的典范医院,静安区的GDP居上海市首位,即富人区。愉快的交流后并交待了工作时间,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并相互加你联系方式,告诉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自查抗原,并微信上报,上下班乘车时间和地点,上班前在静体中心清洁区每天一采核酸。说,进舱刮穿防护服需要20分钟左右,调侃说我的身材是入舱的最佳身材,我心里偷着乐,我这个二等残废人在上海滩有发挥作用的地方,成为进入方舱医院的“优等生”,解主任还告诉我,你的胡子不要随便刮,长点对固定口罩有帮助。
近中午接到信阳市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吴耀贤的慰问电话,心里很暖。随后在露天吃完盒饭后,解主任陪我在体育馆南门门口采了核酸,联系到院感科王主任,对穿脱防护服、佩戴口罩、面屏做了全面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后我进入A方舱里面,(A方舱最大,入住病人最多)然后出仓到移动CT上,对CT的检查、院感、消杀流程做了详细的演练。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万无一失。然后正式检查病人。工作期间,能不上洗手间就不上,毕竟出来一趟要脱掉一套防护服。在检查全过程中,我严格控制院感措施,如有异常情况,我都会认真仔细阅片。下班时间落实院感流程穿过方舱,进入一脱、二脱间完成工作,里面洗手衣已经湿透,但空气很清爽。
下午刚下班后,我又接到上海方面的电话,说远在清浦区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一台车辆需要挪动位置,院方没有A1驾照司机,多次求援没有找到司机。让我安派罗山的两位司机帮忙。我电话告诉同事罗先锋、段智后,他们毫不犹豫答应,没有认为这个任务是份外的事。没有吃晚饭,立即前往救援。检查、排除故障,和部队官兵参与抢修,把车移到红区(污染区)后,完成院感流程后,回到酒店已是凌晨一点,他们没有喊苦喊累,心中莫名的感动。他们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罗医人的奉献、担当。
这次到上海,感触很深。过去来这里,感觉这座城市非常繁华、有活力,但现在到处静悄悄的,盼望尽快恢复生机,恢复往日的模样。
(罗山县人民医院 陈强支 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