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欢度佳节,免不了走亲访友,约上三五知己小酌几杯。但是,也就是在大家彻底放松的时候,健康被搁置在了一边,饮酒、暴食、熬夜、精神、安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凸现出来,本期我们为您解读春节期间的健康知识,助您健健康康过大年。
预防“三高” 保护心脏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免不了要多吃上几口,特别是大家喜欢吃的各种家禽、红肉类以及海鲜,多是高蛋白质和高胆固醇食物。吃多了,对消化力旺盛、体能消耗相对较大的健康中青年朋友可能问题不大,但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很不妙”。春节期间,更应预防“三高”,保护心脏。
管住自己的“嘴”
应减少高油脂、高盐、高糖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建议同时多摄取高纤维果蔬,鼓励多喝白开水或无糖饮料,少饮碳酸类饮料。另外,虽然冰箱对制止细菌生长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消毒,隔顿的熟食重新拿出来吃一定要煮透。而青菜类最好餐餐“清盘”,如果一次吃不完,放隔顿后营养价值已经不高,隔夜储存更不提倡,因为即使放入冰箱,亚硝酸盐和细菌都可能增多,不利于健康。
迈开自己的“腿”
春节长假,约上二三好友,一起打打球、散散步,或者去健身房,天气好了,还可以爬山,运动是健康的基础,也是很惬意的事情。跳绳是冬季运动的保留项目,在节日的盛宴中,不失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冬季运动容易受伤,应特别注意保暖防寒和运动前的热身。
时间安排不“破规”
过节期间,不要过度打破自己的生活规律。每年此时,医院急诊科常见心血管事件,熬夜过劳是主要诱发因素。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只能承担一定的负荷。偶尔熬夜问题不大,但千万别连续“疲劳作战”。即使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连续几天晨昏颠倒、不眠不休,心脏承受不了也易“停机”。
避免大喜大悲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过度激动,可能诱发心脏病。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心跳会急剧加快,血压骤升。当心率加快时,血压容易升高,冠心病患者很容易旧病复发,脑血管病人则容易导致脑血栓、脑出血等急症。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心梗、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受外界刺激影响,可能会诱发脑出血、心脏病、脑卒中、偏瘫等,造成生命危险。春节期间,老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大悲大喜,保持心情舒畅及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