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开始防癌了

健康
阅读量: 2
2
健康

informat_1511233848296

“年轻就是资本,拥有无限可能。”人们常用这类励志语句鼓舞年轻一代勇敢试错,但健康容不得犯错。近日,美国癌症协会称,现在20多岁年轻人患肠癌的风险超出上一代人4倍,越来越多的癌症正侵袭年轻一代。

多数癌症发病年龄提前

  近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北上广白领人群尤其明显。不仅是肠癌,一些被认为中年后才会“找上门”的疾病,如今在20多岁人群中也十分常见。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肺癌和甲状腺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表示,相比20多年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癌率大大提高了。尽管受老龄化影响,患癌和因癌致死的年轻人占总人口比例仍较低,但这并不能掩盖癌症年轻化的严峻形势。

不良习惯是健康杀手

  专家提醒,以下这些不良习惯正成为扼杀年轻人健康的杀手。

  饮食无常 年轻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者节食减肥等,都会增加患胃癌、结肠癌风险。

  经常熬夜 熬夜加班、整晚聚会、通宵看剧或打游戏,这些恶习正在“掏空”年轻人的身体。

  懒得运动 运动量过少,休息时,不是上网就是打游戏,长此以往,身体健康将告急。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显示,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早逝几率将增加。久坐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炎,女性则易不孕。

  抽烟喝酒 医学证实,约80%的肺癌是由长期吸烟引起的。过量长期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脏代谢功能,诱发多种癌症,尤其是肝癌。专家强调,抽烟喝酒看似需要长时间累积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如果很频繁地接触,癌症就会过早找上门。

  压力山大 与父辈和祖辈们相比,这代年轻人从小就承受着各种压力,例如求学时期的成绩压力,工作后“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育压力等。过早地接触压力,癌症发病也会提前。

多为自己攒“健康本钱”

 致癌因素的积累是一个漫长过程,不良反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显现。年轻人要保证每年体检一次,主动提高癌症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专家给出了一份年轻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饮食新鲜多样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居民每天要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上班族可以在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左右吃些水果,比如苹果、香蕉、猕猴桃等,种类尽量多样化。晚上最好回家吃饭,少点外卖,少吃红色或加工肉类等,不要吃过夜腐败的食物。

  制订饮水时间表 很多人一工作起来就忘记喝水,上班族可利用手机闹钟为自己制订一个饮水时间表,保证每天2000毫升饮水量。不爱喝水的人可用花果茶等代替,但最好不要喝甜饮料、浓茶、浓咖啡等。

  下午冥想10分钟 经过大半天的紧张工作,上班族可在下午冥想10分钟,放空自己,或泡上一杯茶,举目远眺。压力和负能量爆棚时,应该调整呼吸,用平和的心态看问题。

 作息规律不熬夜 中午最好闭目养神20~30分钟,晚上应该11点前上床,睡前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可简单运动一下,调暗卧室灯光,有助规律作息。如果有忧心事,难以入睡,可以将其记在本子上,留到第二天再解决,避免过度思虑。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