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理家庄子村的孙瑞强是个小有名气的番茄种植专业户。他的大棚番茄连年丰收,去年平均亩收入3万余元。笔者将他的种植经验总结出来,对其他的种植户或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选用良种 去年秋冬茬他选用的是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连续结果能力强,商品性好,耐储运的中熟品种。
搞好整地施肥 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他结合深耕整地,亩施腐熟的优质鸡粪330公斤、优质复混有机肥340公斤、三元复合化肥40公斤,将这些肥料的2/3撒施地表后深翻地下,1/3施在定植沟内。
选用壮苗定植 选用无病虫害、高20厘米的壮苗在晴天定植。随定植随灌水,水渗后推土封沟。
加强肥水管理 因前期棚温较高,现蕾前需控制肥水,注意通风。现蕾开花后,加强肥水管理。当第一果穗长1厘米时,浇一次水,追一次肥;以后每长出1~2穗果,就浇一次水,施一次肥。整个生长期,亩追化肥60公斤。第一次以追氮肥为主,进入结果盛期,增加磷钾肥用量。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叶面喷肥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
调节好温度 寒冬来临之前,保持白天20℃~28℃,夜间13℃~15℃。寒冬季节白天不低于20℃,夜晚不低于10℃。2月中旬后,随日照时数的增加,白天缩短盖草苫时间,延长放风时间。
合理密植、单干整枝 采用单干整枝,行株距80厘米×46厘米,每亩1800株,每株留8~10穗果。现蕾后及时整枝打杈、摘心,并在植株顶部适时选留一壮芽继续结果,使结果采收期延长至4月底。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栽培过程中,他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适当施用高效低毒农药,既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又大幅减少了农药用量,提高了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