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易造成小麦死苗现象。这种情况较常见,往往是小麦出苗后不久就出现大片死苗,并且麦苗发黄。这是由于连年旋耕使土壤板结,耕层薄,阻碍了根系下扎吸收土壤养分,造成死苗,出现大面积缺苗断垄现象。
二是降低了土壤抗旱能力,使麦苗易遭受旱灾,抗击灾害性天气的能力降低。由于土壤耕层浅,形成犁底层,使小麦根系无法下扎,吸收不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麦苗就不耐寒、不抗旱,抗逆性差。
三是易造成小麦减产。试验证明,旋耕1年、2年、3年、4年、5年的土地比深翻的土地小麦减产按每亩500斤计算为6斤、34斤、96斤、109.5斤、152.5斤。由此证明,随着旋耕年数的增加,小麦减产越来越严重。
生产实践证明,最好的整地方式是深耕、旋耕相结合,旋耕两年,翻耕一年,这样既可加深耕层,也节约了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