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节,你们那里管它叫什么?咋吃?

新闻
阅读量: 3
3
新闻

informat_1528679291014

又是一个火热四浮的夏天

对于城里爱美的小姐姐而言,又到了秀胳膊露大腿的清凉拉风季
对于和自然更近点的农村娃而言,又到了捉“猴”(知了猴)吃“猴”的季节

在农村的夏天,你经常会遇到一种“猴”,和其他猴子一样,这种“猴”也喜欢爬树,然而却只在夜晚来临时才爬上树梢,不过农村人总会在它们还没爬上树顶的时候将它们抓住,因为它的肉很好吃。

知了猴学名金蝉,是蝉的幼虫。关于它的俗名,各地方言叫法不一,知了猴、爬叉、截流鬼、姐猴、节老龟、罗锅、黑蚱蝉等等都是它的名字。“知了猴”的营养价值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誉。所以它是夏季人们餐桌上必吃的一道野味。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对这种昆虫都不陌生,小的时候谁还没抓过“知了猴”呢。那个时候,当夏季来临,天刚要黑的傍晚时分,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着小铲子来到大树旁,临近树边的地面上都会有一些小洞,拿着铲子,挨个小洞挨个小洞的挖索,总会有“金黄色”的收获。

当夜晚完全来临后,就不用挖洞了,这个时候“知了猴”已基本上从洞里爬出,正在往树上爬。拿着手电筒,在树旁一照,运气好的话能在一棵树上捉到好几只。

小的时候村里的树还有很多,那个时候一晚上能捉好多知了猴,回到家母亲会将其用食盐腌制好,第二天或者割几天,放入锅中爆炒。被油光衬托地更加璀璨的金蝉一端上桌,肉香扑鼻,咬一口,嚼劲十足。现在想想还是直流口水。

知了猴不能腌制太久,最好还是在一两天内食用,腌制太久会影响口感,而捉知了猴也切忌太晚,太晚了知了猴会蜕皮变成知了,长出翅膀后就不好捉了,而且天一亮会变成真正的黑色,其肉质会大打折扣。
关于知了猴的俗名,各地方言叫法都不一样,我们这里管“知了猴”叫“烧钱牛”,你们哪里怎么称呼它?

知了猴重金属超标?盐水浸泡高温油炸后更健康!

在夏天,有一道野味大家肯定喜欢,尤其是炸着吃,口感香脆,那就是知了猴。可最近有一种说法让喜欢吃知了猴的人心生畏惧:知了猴体内不仅聚集毒素,而且重金属超标,这是真是假呢?
不少人觉得,知了猴营养丰富,是夏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不过,最近疯传的消息让人有些蒙圈,有传言说,知了猴体内有很多寄生虫、细菌、重金属,体内铅的含量是粉条的400倍,铝的含量是油条的150倍!这到底是真是假呢?记者来到济南一家海鲜市场,这里有将近一半的商贩都在卖知了猴。

记者注意到,市场上知了猴价格一斤在45~60块钱不等,看上去新鲜的活的价格高些,这可比普通的海鲜价格贵了一倍多,不过商贩表示,这种“时令”美味依旧吸引了不少人。

“买的人很多啊,都是从下面收的。从安徽进过来的。”
不过,对于网上传的知了猴重金属超标,商贩们并不买账。
“不打农药不喂饲料的,都是从地里钻出来的,含么重金属啊?”

那么,这小东西到底有没有毒素呢?专家介绍,现在在树上叫的是知了猴的成虫,而在餐桌上吃的大部分都是幼虫,含丰富的高蛋白。 知了猴体内有无毒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土壤。

“如果它生存的土壤重金属超标,那知了猴体内就有毒素。”
千佛山医院副主任营养师杨振倩提醒,患有肾病及过敏性体质的人尽量少吃,即使喜欢,偶尔吃一次也无妨,但不要过量。

“有肾病的人不要吃,.吃之前洗干净,盐水泡,高温炸之后吃比较好。”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